第一节 中医,传承千年的瑰宝(1 / 2)

中医是古人在行医治病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只要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学习,你会发现中医并不难学。学习中医是一种乐趣,你尽可发挥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没有现代仪器的古代,想象一下只凭着一双眼、一双手,怎样才能认识自然、认识人体、认识疾病、解除人们的病痛?中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了几千年,我们学中医就是站在积淀了几千年的智慧上去学习、去开拓。

广州的马先生是我相交多年的朋友,对中医非常感兴趣,经常询问有关中医的问题。一次谈话中,马先生问:“我看了几本有关中医的书,但是对中医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请问陈医生,中医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是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临床的医疗经验所总结出的医学理论,是祖国传承千年的瑰宝啊。通俗点说,中医就是古人看病、治病的经验总结。”……

“那中医是怎么产生发展的呢?”马先生问道。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医巫并存。所以在巫卜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的时期,医巫分离,医学具有更明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初现端倪,趋于专业化。

秦汉时期,治疗伤寒、杂病和外科最为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乱,而医药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等方面却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为中药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

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新的提高,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这是中医药学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宋代到元代时期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两宋政府十分重视医药学的发展,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医药卫生的发展。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宋代及金元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建树较多,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洲、欧洲、非洲许多国家与地区,东学的输出、西学的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医的开拓进取精神。

“但遗憾的是,随着清朝国力的衰退,西方强权的兴起,从清末至今约百余年的时间里,中医学逐渐衰退,能接受中医的人的比例日益减少。甚至在某些人眼中,中医竟沦为江湖术士用来招摇撞骗的手段。”实习生小赵愤愤不平地插话道。

“有些人这么说,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医。要知道咱们的领袖毛主席曾受益于中医,他还说过‘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呢。”

“中医学在祖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这样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中医典籍里比较著名的都有哪些呢?”马先生问。

“你觉得哪些中医典籍比较著名呢?”我问小赵。

“《黄帝内经》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理论,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都进行了客观的阐述,它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学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张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被人们称为方书之祖。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温病条辨》被称为传染病的圭臬。《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这些中医典籍都很著名。”小赵回答说。

“是呀,2000多年来,历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论,著书立说,对中医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而且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中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学术流派,使得中医学的理论更为丰富。”我介绍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