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1 / 2)

2010年11月,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价值获得国际的认可。201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她从中药青蒿里提取了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中药的现代化早已开始。而关于中医的种种话题也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自学中医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我开始写一套中医入门的书籍——《从生活学中医丛书》。而本书旨在让您了解中医,认清疾病真面目,揭开中医的神秘面纱,简单几步助您走进中医大门。

学习中医,就要理解中医,中医是5000年前的古人创立的,那时候没有显微镜,没有X机,是古人用自己的肉眼观察,在一点点的行医实践中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既然中医是古人在行医治病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那么中医就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想要学好中医首先就得相信中医、理解中医。

中医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哲学,中医入门最开始要学的阴阳、五行就属于哲学范畴,中医治病讲究的辨证论治更是一种哲学思维。要治病首先得了解病,了解得病的人,而中医就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宇宙,看整个自然界,看自然界中的人。中医把人放在他所生活的大自然中去认识他,认识自然对人的影响,认识人体的构造,认识得病的来龙去脉,再根据病情进行治疗。

中医的一味中药可以治疗很多病,比如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很多疾病。这是因为中医把人看做一个整体,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追本溯源探究这些症状出现的根本原因,不在头部、膝部,而是肾阴亏损,所以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都可以治疗。

学习中医是一种乐趣,请您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没有现代仪器的古代,想象一下只凭着一双眼、一双手,怎样才能认识自然、认识人体、认识疾病、解除人们的病痛?中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了几千年,我们学中医就是站在积淀了几千年的古人的智慧上去学习、去开拓。

传承中医、发展中医是落在我们肩上的重担,希望每个人都能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你没有学中医的愿望,也请你尊重中医,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医学瑰宝。

感冒了,你是喝中药还是用抗生素2010年12月,安先生9岁的女儿感冒了,医院开了消炎药静脉滴注,孩子输液治疗了几天,依然不见好转。安先生带孩子来看中医。

他忧心忡忡地说:“我女儿在医院打了5天吊针还是不见好转,陈医生您看她这是怎么啦?”

通过诊治发现孩子头痛、鼻塞、咳嗽、恶寒、食欲不振。我说:“您别着急,孩子得的是风寒感冒,你给她吃几天的中成药午时茶,应该就能痊愈了。”

孩子吃了3天药,感冒果然痊愈了。安先生松了口气:“我还以为女儿得什么大病了呢,没想到您只用几副药,孩子就痊愈了。我女儿以前感冒时,吃几天抗生素就好了,这次却没有效果,是什么原因呢?

“西医认为,感冒大多是病毒引起的,人体本身有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如果病情不严重的话,就算不吃药也能痊愈。而一般我们吃的抗生素大多是针对细菌的,并不能消灭病毒、治疗感冒。你给孩子滥用抗生素根本就是在害孩子!因为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疗感冒,还有很多毒副作用,尤其是对儿童的听力影响极大,我就曾治疗过几位因为长期使用链霉素而丧失了听力的患者。抗生素不但有很多副作用,而且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把人体中有益的细菌消灭了,于是病人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弱。更为严重的是,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越来越强,使得许多抗生素对微生物感染已经无能为力了。滥用抗生素就如同在拿自己的身体培养‘超级耐药菌’,不但会让一个人的身体抵抗力下降,而且有可能会导致无药可用的地步,这是非常可怕的!”

“但是我见医院里很多患者输液的药水里都有抗生素,我身边很多人也常用抗生素,甚至有人野餐时觉得不卫生会服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安先生不服气地说。

“的确,我国大到三甲医院,小到乡镇诊所,患者有个头痛脑热、感冒发烧的就开始应用抗生素,甚至家庭常备抗生素,稍有不舒服就自行服用。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滥用给未来埋下了隐患,当细菌和微生物被人类的抗生素锻炼得耐药性极强,修成‘金刚不坏身’的时候,人们还用什么呢?长此以往,不但会无药可用,身体素质也将会越来越差。欧美等发达国家50年前已经非常注意这个问题了,对抗生素有严格的管制,若患者实在需要应用抗生素了,则需要几个医生的签名确认后才能应用。”

“抗生素滥用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陈医生您是不是太夸张了?”

“你可以去查一下资料,中央电视台曾经披露:我国每年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人民网以及很多报刊网站都有相关报道。抗生素滥用已经催生了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并导致多人死亡。”说着,我就调出人民网的报道给安先生阅览。

安先生看了不禁头冒冷汗:“我以前经常给孩子吃抗生素,这真的是在害孩子啊!陈医生您开的中药午时茶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