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香江1977(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678 字 2021-04-11

张达微微点头,稍改淡漠的心态,对缅北来的五人竖起些敬佩,不由得想侄子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他们这群人要立下何等的事业。

一行人上岸,坐上红的士,回到油麻地石龙街的小楼。

“一楼最里面的暗房,可以存放贵重物品,剩下2个房间是你们的住所。”

将志明不客气,放下硕大的背包,检查小楼的每个角落,确定安全,才将五个行囊放在没有窗户的暗房,并安排值守轮班。

再怎么大作周章都不过分,这5袋宝石和翡翠,五人押送了两千公里,临到头了,更不能松懈。

“这是营长给你的信!”将志明安顿好后,送上随身携带的信封。

张达郑重的接过信,小心地打开封口

叔父慈鉴

自丁未年离别,已十年之期。每逢佳节,愈思亲...

刚开篇,张达就破防,眼眶发红,眼泪怎么都忍不住的往下掉。

将志明退出房间后,张达抱着信纸,嚎啕大哭。

1967年,仰光局势崩坏,大使馆被冲击,华人社区更是风雨飘摇。

将哥嫂骨灰存放在佛寺,张达贱卖家财,带着年幼的张信义、张心怡、张立言三兄妹离开仰光。

17岁的张扬守着父母佛龛不愿离开,闹着要北上闹革命,一边是幼儿,不止有自己的骨肉,更有离世两个哥哥的余孤,另一边是即将成年,却满腔仇恨,信奉共运的张扬。

张达做出艰难的选择,将张扬寄养佛寺,带上其余家属登上远洋客船。

历经磨难,几经周折安家香江,张达深夜入睡时,每每想起叔嫂临走前的嘱咐,他都会惊醒痛哭。

抛下张家下代长子,自己有愧于叔嫂的嘱托,有负于张家列祖。

痛哭流泪后,张达擦干眼泪,续读书信:

前年深秋,突闻下缅来的口信,相隔八年,竟知叔父下落,不由喜泣交加,愿叔父安泰,义怡言弟(妹)健康...

血仇没报,事业未竟,实不能离...

望叔父助志明之事...

张达再三翻阅短短的书信,平息情绪后,再次叫来将志明。

“这些年,我有了点成就,会尽力帮你的。”

将志明心想可不只是有点成就,幺叔的家业可不小,在羊城时外联部提供简报,预估张达财产超过千万。

1967年,刚上岸的张达,诸事不顺,后来巧得同乡林绍良的帮助,盘下一家当铺才站稳脚跟,近些年涉及金条承兑,成立金珠公司,事业愈发红火。

1976年全港进口金条100吨,今年的黄金销售更为红火,跟着大潮的风口,金珠公司成了风口上的一只“小猪”。

“营长给我的任务,是出售3袋红蓝宝石,2袋未交工翡翠。获得的资金,用于采购药品、粮食、机械、芯片等电子设备。”

张达:“沫谷的红蓝宝石享誉世界,去年开始,这两种宝石价格飙升,在香江能卖个高价。香江的翡翠市场热度一般,比不上蛙岛翡翠市场。”

接下来几天,将志明跟在张达身边,全面了解香江的珠宝市场,出售红蓝宝石。

售出第一批宝石,获得600万港元,将志明立刻安排物资采购,安排运回羊城。

此时,港穗海上客运并未恢复,但海上客运却很成熟,大批的工业设备由九龙码头运回内地,有关部门安排了货轮,采购的货物顺利回国。

7月12日,中英街的南边,将志明送别王海、付楷两人。

“谨守纪律,一路顺风!”

“队长保重!我们先回去了。”

将志明揉揉眼眶:“快点走,不然我后悔了。”

五人相互拥抱,王海、付楷北上,将志明三人继续留在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

“别看了,下一批轮班战士到了,你们就能回去了!”

香江办事处成立,和根据地重新建立联系,虽然电报要周转好几次,延迟几天,但香江特派组不再是断线的风筝。

根据张扬的指示,将志明要开设一家珠宝公司,主营玉石原料出售,前期挂靠在金珠旗下,后期成熟后独立。

同时,要注重经济信息搜集,形成定期的书面报告,跟随货物运回根据地,为缅北的战友们开拓视野,为旅部决策提供情报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