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正年间的天赐(1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2573 字 2021-06-30

年近岁末,日本近海的天气却还是暖融融的,几条小汽船自神户湾外开过,山本五十六还依稀能从汽笛声里听到大正初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那种繁荣气息。

但这一切都在今年结束了。

巴黎沦陷,协约国在欧洲大陆的失败已成定居,德国人在占领巴黎以后,据说已经开始同逃到马赛的法国政府接洽和谈之事,位于欧洲大陆另一端的俄国则在克伦斯基攻势失败以后继续溃不成军,各种不利消息传到东京以后,股票市场一片倾颓,证券交易所里充斥了投机者们气急败坏的呐喊声,有些绝望的商人还把东京交易所的大门砸得稀巴烂。

更多人则在接连的蚀本下走投无路,只能从银座的高级饭店顶楼一跃而下,摔得粉身碎骨。

由于欧战景气的刺激,这三年来日本本土的钢铁、煤炭、化工和军工业都迎来了空前的大繁荣,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大财阀把资本都投入到了当时看来极为有利可图的重工业行业,筹集资本建设了大量的钢铁厂,扩建了煤矿的规模,投产修建了庞大的化工厂……

造船厂和各类与军工行业相关的工厂,也获得了产业界的垂青,虽然这些行业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投入高、回报周期漫长,但日本举国上下,从制订产业政策的政府官僚到实际把控日本国内经济生活的大财阀们,都断定欧战景气乃是“大正年间的天赐”,是使日本由轻工业国家向重工业国家迅速进化的决胜时期。

这些大官僚、大资产家的目光不可谓不长远,他们很清楚认识到日本国内阶级矛盾重重的现实情况,也很清楚意识到日本的产业在国际分工链上处于非常底层的位置,所以更急于抓住欧战的机会实现日本工业的产业转型。

由政府主导,银行大规模放贷,财阀也都集中力量投资重工业行业,随着1915年、1916年欧洲战场似乎将进入到长期的僵持战阶段以后,这种投资热情更是极为高涨,就连一般的城市中产居民也开始跟进,不少人甚至借高利贷来投资制铁所和煤矿公司。

同时,为了尽量多的从英法身上榨取好处,日本政府还参与了由美国华尔街摩根银行主导的高息战争国债计划——美国以华尔街为首的那些银行家们,在这三年间向协约国借出了总额高达近百亿美元的巨额贷款,算上本息,总金额可能还超过了一百亿美元。

日本的国力虽然远不及美国强大,但在战争期间为了榨取高额利息,也向协约国集团借出了超过十亿日元的贷款,本息总金约为十五亿日元,而欧战爆发三年以来,日本通过出口赚取的贸易顺差总额也才只有十四亿日元而已。

也就是说一旦协约国集团彻底战败,那么日本国内盲目投资、扩建的大量重工业企业马上就会面临严重的破产风潮,至于日本政府和产业界购买的英法国债、借出的巨额贷款,也都将血本无归,亏损程度已经高到能把日本这三年通过欧战景气获得的经济增长一笔勾销的地步。

这也就难怪德国军队一占领巴黎,东京的证券市场就直接崩盘了。

其实美国那边的情况还要比日本国内更惨淡无数倍,毕竟美国人和协约国集团之间的贸易额远远超过日本不知道多少倍,华尔街光是直接借给英法两国的贷款就将近一百亿美元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