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箭三雕(1 / 2)

齐桓公大传 平谣 3158 字 2020-02-24

郑庄公打发了齐、鲁两国的将士,自己并没有马上回郑国救驾。郑庄公那双深邃的目光久久地盯着手中的宝剑上,祭足在一旁催促道:“是不是迅速赶回都城?”

郑庄公却不以为然,甚至不去看一眼祭足。只顾欣赏自己的手中的宝剑,一边看一边说:“为什么要赶回荥阳呢?”

郑庄公陆续得到世子姬忽的情报,说宋、卫联军已经移师北上向戴国方向去了,后又来报说宋、卫联军在攻打戴国都城。郑庄公嘴角露出几丝冷笑。他要祭足召集三军将领,他要召集部署下一步征战计划。

郑庄公见手下战将聚齐了,便面授机宜、周密布置,他要一箭三雕、虎鹿同猎。让中原诸侯真正认识他郑庄公。

当几位战将明确了郑庄公的作战意图后,郑庄公马上传令四将,分为四队,分别面授机宜、命令其衔枚卧鼓、隐蔽行进,一并望戴国的方向进发。郑国四支战队有如猛虎悄悄地扑向自己的猎物一样,杳无声息、却又凶狠致命。

孔父嘉率宋、卫联军攻戴城,又请得蔡国出兵助战,指望一举拿下戴国都城,只是那戴国

已经是有百世盘踞的历史,城内百姓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几日下来三国愣是攻不下城池。前来助战的蔡国将士满腹狐疑,说是来助宋伐郑的,怎么就在这里打开了戴国?所以并不怎么卖力气。而孔父嘉一心想拿下戴国都城,他心中暗自盘算想与卫国分一口出兵的胜利果实,不过他还是错算了形势,低估了戴国的战斗力量。没想到戴国上下人人自危、协力助战,使得强大的宋、卫联军不知如何是好了。就在孔父嘉手足无措的时候,有人来报:郑国已经派遣上将公子吕领兵救戴,离城五十里下寨。

卫国右宰丑不以为然:“不必惊慌,这人没什么了不起,一个手下败将。看我如何将他斩于马下!”

没多久,又有人来报:戴国国君得到郑兵来救的消息,已经是城门大开迎接郑国军队入城了。

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对右宰丑说:“此城唾手可得,不必在意郑兵相助,即刻攻城,不要浪费时间。”

此刻的右宰丑却摇摇头说:“戴国让我们打了三天拿不下城池,而今有了帮手,必然是合兵出城索战了。我们还是垒起观望台,观察城中动静,好做迎战准备吧。”

于是宋、卫联军垒砌观望台,两位将领登台观望,指手画脚正在商议着观望的结果。忽听连珠炮响起,城上遍插郑国旗号,公子吕全装披挂,倚著城楼外槛,高声喊叫:“喂——,我说孔将军,我家主公让我传话:多谢三位将军助力,我郑国国君已轻取戴城,在下在此多多致谢了!”

原来这都是郑庄公的计谋。假称公子吕领兵救戴,其实郑庄公本人亲在戎车之中,戴国危急,见郑国来救哪有不欢迎的道理,只要戴国洞开大门,郑军哄进戴城的时候,戴国已经属于郑国了。这计谋果然凑效,城中连日战守困倦,得知郑军派援军到,自是以为天降喜事,哪知道郑军入城,立刻控制了戴国国君,原来当戴国国君出迎郑国将军公子吕的时候,见戎车中端坐的却是郑庄公。正不知如何是好,就见郑庄公一声令下,郑军一拥而上,将戴国国君五花大绑,欲退出斩首了。戴国国君早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生。表示愿意将一国国土百姓等一切资源拱手相让,只要保他家人活命。郑庄公开怀大笑,对身边人说:“戴侯嘛,也不曾冒犯我郑国,寡人理应饶他不死。但寡人要你下令全城守城将士放下武器投降郑军,我郑国大军并不动百姓财物,黎民百姓即可原地安居乐业。”

戴国国君一一照办,亲自驱车由公子吕羁押着,绕城而行,边走边喊,命令其守城将士放下武器投降了郑军。并将郑庄公的话一一喊给戴国百姓。这戴国上下一向知道郑军在中原的威名,谁敢不缴械投降?就这样一个百世相传的城池,被郑庄公举手之劳轻而拿下,从此戴国归于郑国。而戴候千恩万谢郑庄公饶他不死,只能按照郑庄公的命令,引了宫眷,出了西门投奔西秦去了。公子吕将戴国守城的军士编入郑军,一起与宋、卫联军作战。孔父嘉见自己力拼几天不曾拿下的戴国城池,就这样被郑庄公轻松占领,不仅勃然大怒,奋力将头盔扔在地上,大声叫道:“我孔父嘉与他姬寤生誓不两立!”

右宰丑摇摇头说:“不可死拼,姬寤生这个老家伙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必小心其有后计。如果内外夹攻,我们可就危险了!”

孔父嘉嘲笑地哼了一声,说:“听右宰的话,是不是已经被姬寤生这个老贼吓破了胆吧!”

两人正说间,忽报:城中派人下战书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