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从汉赵到后赵(1 / 2)

前面我们说到刘聪杀掉刘和后准备推自己的弟弟刘乂当皇帝,可是刘乂知道自己没办法和刘聪争权,所以坚辞不受,刘聪这才自己登上皇位,并且封了刘乂当皇太弟。刘乂以为呢自己虽然没有实力跟刘聪争夺皇位,但是跟侄子们争还是可以的,于是便安心的做起了储君。刘聪之所以封刘乂为皇太弟可能与他自己夺位之事有关,我们知道刘渊死后本来是由长子刘和继位的,但是刘和不放心兄弟刘聪等人掌握重兵,准备杀掉刘聪等人,但是后来刘和却被反杀,所以才有刘聪让弟弟当皇帝的事情。所以刘聪继位属于兄终弟及,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让大臣们无话可说,所以他也做出将来我死了,也由我弟弟继位的表率。说来说去这就是刘聪为了维护自己皇位正统性所做的假象,就如同后来朱棣当上皇帝之后硬要说自己是马皇后生的一样。

刘乂在刘聪那里或许还真有一些兄弟情谊存在,但是这点情谊比不过权力,而且刘乂还做了几件事情让刘聪逐渐失去了对他的感情。第一件事是在刘聪即位后不久单太后自杀一事。单太后是刘渊的皇后,也是刘乂的生母,刘聪继位时单太后还很年轻,很有姿色,所以刘聪便染指了自己这位后母。此事让刘乂知道了,他多次劝谏母亲不能做出这种乱了伦理纲常的丑事,单太后出于羞愤毅然自杀,如此刘乂便第一次惹了刘聪不高兴。

单太后死后刘聪的皇后呼延氏便想着为自己的儿子刘粲谋得储君的位置,呼延氏没有多说什么,只在刘聪耳旁说了句:陛下百年后,粲兄弟必无种矣!刘聪对这句话虽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对刘乂多少埋下了猜忌的种子。

刘聪在历史上留下过一项记录,那就是他在位时,曾经一下子册封了上左右三位皇后,而且当时后宫中同时配有皇后印信的人还有七人之多,如此行进只有后来的北周皇帝宇文赟能够媲美,但始终不及。有一次,刘聪同时册封太保刘殷四个孙女为后妃,刘乂上书劝阻,说大家都姓刘是本家,同姓不能通婚。这事刘乂劝阻的没错,这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纲常嘛,但是刘聪是什么人?是连自己后母都不放过的牲口一般的家伙怎么会在乎同姓不婚的教条,而且他还找出了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姓刘,但实际上我们是匈奴人;她们也姓刘,但她们是汉人,算不得一家。于是刘乂再次惹自己的老哥不高兴了。

公元315年三月,平阳降下血红色的雨水(估计是龙卷风之类的大风把血水卷上天了)落在了刘乂的东宫上面,古人对这种现象十分的重视,于是刘乂就请教当朝的太傅和太保,二人告诉他这不是好的征兆,并且给他谋划了一番。二人告诉刘乂,如今皇帝刘聪的长子刘桀是相国,他弟弟是大将军,刘聪平常都躲在后宫享乐,国家大事小情都是相国在管着,群臣为了迎合皇帝,也都倒向了刘粲,殿下你应该早做打算,杀了刘粲兄弟最好,只要你下了决心,如何行动我们来帮你做。可是刘乂犹豫之后不敢行事,但是消息却被东宫的属官告到了刘聪哪里,刘聪大怒杀了太傅太保二人,并且派兵围住了刘乂的东宫,不许他出来。刘乂害怕至极,连忙自请废为庶人,连同自己的儿子们也不要爵位了,同时还在奏疏中赞美了一番刘粲,说刘粲才应该是合格的继承人。可是刘乂的这封奏疏被别有用心的人扣下了,没有送到刘聪的手里。

几个月后刘聪大宴群臣,席间喝多了,见到刘乂形容憔悴的来请罪,一时竟然心软了,没有对他再做什么处罚,而刘乂竟然没有再提要辞去储君之位的事情(这真是自寻死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