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回 久别重逢(1 / 2)

殊途之有狐 水依生 5534 字 2019-12-27

“孩子,你还活着!这些年你都去了哪里?叫我找的好苦啊!”嘴唇颤抖了几下,竟然哭出声来。

目睹恩公泪如雨下,杨思明一时激动难抑,蓦地扑入他胸怀,二人心中悲喜不自胜,泪水倏然滑落。四臂交缠,一老一小站在大门口相拥而泣。

郭大壮、郭瑶琳见到此番情景,不免为之动情,也在擦拭着眼泪。

过了好一阵子,赵员外突然将杨思明推开,笑道:“久别重逢,本应是喜事。我们干嘛要哭哭啼啼?况且还有客人,走!都屋里请!”

杨思明抹了一把眼泪,相互介绍一番,郭家爷俩赶忙上前行礼,便跟随赵员外进了院子。

下人们见有客人到来,赶忙牵过马匹拉到马棚里喂养。

赵员外把三个人引到客厅,当即吩咐下人置酒造席。吩咐完毕,赵员外来到杨思明的身旁坐下,问道:“这些年你去了哪里?”

杨思明便把那天如何拾柴,突遇风暴,生死关头,得到神明护佑。后来如何去了清风山学艺等诸多事情详细地讲了一遍。

赵员外听完,长长地吸了一口凉气,半晌才说道:“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况且我贤侄有神明护佑,将来必定显贵。不知你们三个要去哪里?”

杨思明道:“目下金宋两军正在开兵见仗。师傅有过叫我报国的遗训,故此南下充军,报效祖国。”

赵员外听了,轻轻地摇了摇头,很不赞同地说道:

“眼下金兵已经兵临京城,大宋出现不少的奸臣,据小道消息,听说大宋的皇帝都被金兵生擒活捉。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撑啊!况且南方的难民都在往北方跑,说明金太宗并非无道昏君,如果你在挑起战争,百姓还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三个人都觉得赵员外的话不无道理,相互看了一眼对方。

杨思明扭动了一下身子,对郭大壮道:“在青柳镇客栈,玲儿曾经和师傅辩论过此事,当时师傅并未绝对要我这样做,不知为什么,师傅临升天之时,特意和我说了这番话,我也不知如何才好。”

静默了好一阵子,赵员外突然说道:“既然你师傅要你南下,必定有他的道理。这样吧,你们既然都已经出来了,不妨就去试试。你大哥赵龙在云南赵州为官,我给你写一封亲笔信,你就先投奔他,至少还有个落脚之地。如果你觉得合适、意义很大,你就留下。你要是觉得没意义,就回来,等于南下游历一趟。”

赵员外对自己如同父母,杨思明十分感激,激动地说道:“伯父对我恩重如山,侄儿感恩不尽,日后不知如何报答。”

赵员外微微一笑道:“要想报答我,那很简单。就是日后不想在外闯荡的时候,到我府上来,为我打点一下生意。”

杨思明笑道:“员外还是在帮我。”

赵员外摆了摆手道:“我的话都是实话。”

他把头探到杨思明的脸前,低声说道:“近二年你伯母病故,你大哥又去关里当差,家中只剩下你二哥赵鹏。我年岁已高,本想晚年享一享清福,就把家中的生意交给你二哥掌管,没想到这小子才学平庸,一向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自他掌管生意后,合作的伙伴越来越少,生意屡做屡赔。我本打算重新出山,你那个二伯母又横拨竖挡,因此家中争执不断,你要能留下,伯父能不乐意吗?”

正要答话,二公子赵鹏走了进来,只见他歪戴着一顶红头巾,身穿一领素白绣花长袍,披着大红坎肩,腰扎赤金软腰带,脚穿黄色的皮靴,挺着胸膛大喇喇地走了进来。

三个人急忙站起身来,赵鹏看了一眼杨思明一眼:“你不是被我爹救过的叫花子吗?怎么没地方吃饭啦?到我家混饭吃来了?”

扭头看了一眼郭瑶琳,见她姿色绝佳:“呦!这个妞子不错,她可以留下来。”

郭瑶琳看了一眼杨思明,把身子向他这边靠了靠。杨思明震动地抬起了眼睛,苦涩至极地看了赵鹏一眼,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他所熟悉的二哥赵鹏。

赵员外勃然大怒,“啪”的一拍桌子,喝道:“你这个畜生!不许你满嘴喷粪!给我滚出去!”

赵鹏把脖子一歪,看了看赵员外,然后冷笑了几声:“爹爹切莫动怒,我这就滚。”把门一摔,气呼呼的走出了房门。

赵员外指着他的背影,苦涩地道:“就他这样的人,能干什么?!”

杨思明只能温言相劝,说了一会儿别的,这时丫鬟走了进来,鞠躬行礼,“老爷,请到厅房去用餐。”

吃完了晚饭,杨思明被赵员外让到自己的寝房里,爷俩唠了一个通宵,第二日一早,杨思明带上赵员外的书信,便向关内驶去。

三个人一路狂奔,当天下午,到了大营子。

一进村口,郭瑶琳便正色地对杨思明说道:“可以告诉我父母南下充军,但不可以说我们去打仗。一旦说出去,我妈我爸必然不让我去,那时我就一头碰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