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美人倾心,诸皇子博弈国子监(1 / 2)

":"国子监!

未名湖畔,碧波荡漾,清风吹拂着绿柳,湖面倒影着两岸的美景,水中涟漪泛泛而起,尚是清晨,水雾未曾散尽,一股朦胧之意油然升起,如此美景倒也惬意。

水中央,有着一处凉亭,名曰:笃行亭,此三字乃帝国大儒商行舟所写。

亭内有两个人,一位鹤发苍苍,一位黑发飘拂,二人端坐亭内,双手各执黑白双子,那盘未下满的残局正在此刻上演。

于棋盘之上,黑白双子犹如两条巨龙,盘旋交织,互相厮杀,缠斗数月之久,亦未曾分出胜负来。

但见鹤发老者高举黑子,落于棋盘“天元”之位,本是厮斗不相上下的棋局顿时活了,黑龙反扑,最后以半子之差,白龙惜败,这不僵持数载的残局最终落下帷幕。

“哈哈!数载残局,终究是败了,果然还是商兄棋力更胜一筹。”

那鹤发老者便是国子监校长——商行舟,他面带慈祥之色,言谈举止之间皆是不乏一股儒生风范,而他亦是帝国鸿学大儒,于国子监内威望颇高。

残局终了,商行舟将棋盘收起来,随手取来两个茶杯,此刻茶水已经煮好,他提壶倒茶,斟满之后,二人相互对饮。

清茶入脾肺,那种怅然之感油然升起,数息后,商行舟饶有情致地说:“天元之位,乃盘活棋局之根也,你如何不知?然则,数载光阴,你不曾落子于此,必然心有情结,而今你我再交锋,你逼迫于我落子于此,其目的无非是破局,看来你的心结已经解开。

房玄龄闻而不语,端起茶杯,又轻抿一口,望着水蒙蒙地湖面,心中感慨良多,他长舒一口气,将多年来的沉闷吐了出来。

只见商行舟款步上前,二人并肩凝望远方,良久不言,随后商行舟缓缓道:“为什么是他?”

“因为他是乐瑶的孩子。”

商行舟背着手,神色凝重,道:“这么多年了,看来你还是无法割舍对乐瑶的感情。”

“感情哪里是想要割舍就能忘记的。”房玄龄略带苦笑地说。

“我若没有记错的话,当年是你与乐瑶订下亲事,可后来乐瑶却嫁给了陛下,短短数日便身怀六甲,那李运他其实是……”

话至一半,却被房玄龄打断,道:“昔日之往事,休要再提。”

而商行舟却不以为然,二人本就是知己,对方想什么更是一清二楚,道:“而今你无条件的扶持李运,如此也是说得通啦。”

“难道他不值得我这么做吗??”

“一个被称之为‘废物’的皇子,任由你再大的本事,终究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你执意选择了他,一切已经不言而喻。”商行舟说道。

李运,一个被众人唾弃的废物皇子,即便是有着高人扶持,可终究也是难有作为,就如同刘禅一般,即便有着诸葛孔明,也还是逃不过灭亡的归宿。

房玄龄反问道:“废物?商兄何时也变得仅从他人口耳言传?难道旁人说他是废物,他便是废物了吗?”

“怎么说?”

房玄龄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问道:“明日便是大考,商兄觉得众皇子中谁会胜出?”

商行舟负手起身,负手而立,站在凉亭之下,说道:“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皆为不可多得青年俊才,熟读古今典籍,他们二人胜出的机会更大。”

“还有晋王李治,虽天生愚钝,贵在勤勉补拙,听说他已经能背出《公羊传》,是个不错的苗子。”

“除却他们三人之外,齐王李佑、代王李简都是不错的苗子。”

待商行舟说完之后,房玄龄却是摇头说道:“那也未必,太子、魏王、晋王等人皆是难得的俊才,可未必会是胜出者。”

“你觉得李运会胜出?”商行舟问道。

房玄龄用一种非常坚毅的表情,说道:“我敢断定,此次科举前的大考胜出者一定会是他。”

见他如此坚决,商行舟也是不好再多说什么,每年入学考试的题目都是由他来定夺,而今年尤为特殊,商行舟令是加了一项考试内容。

既然是科举前的大考,其内容自然是明经和策问。

明经作为科举考试最基本的考试内容,商行舟此番用意便是让皇子们熟悉科举考试的内容。

作为天子门生,皇子们无需像是寒门子弟通过一步步考试成为秀才、举人等步骤,而是直接跨过所有繁琐步骤,直接参加科考,这是属于他们的特权。

科举制,作为帝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政治手段,无疑是成为了无数寒门子弟荣登政途的必由之路,而每一届的考试可谓是竞争激烈,丝毫不输于战场上的浴血拼杀。科举更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之中,是不分年龄、不分阶级的,任由你是达官显贵,实力不行也是被淘汰的。

“是吗?那我倒要看看到底李运胜出,还是其他皇子更胜一筹?”商行舟饶有情致地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