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草原部落(1 / 2)

大漠孤烟 水依生 4652 字 2019-12-20

千余骑秦军同时策马奔腾在北地的大草原上,看着远处连绵不绝的草地和湛蓝的天空中飘荡的洁白的云彩,蒙乐不觉得心胸为之宽阔,这是蒙乐第一次踏足草原,一想到哥哥蒙恬曾经率领大军与匈奴拼搏厮杀,蒙乐便觉得连血液都沸腾起来。

“你怎的带了这么多食物?”扶苏笑问蒙乐:“这草原不比戈壁,你还怕没有食物和水么?”

蒙乐也不好说是兄长为自己准备的,所以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不过扶苏说当时第一次踏入草原的时候,他比蒙乐准备还要全备,不过渐渐的这些侦骑大多只备三日干粮和马奶酒,因为这草原上到处都可以补给。

蒙乐自然不懂这里的门道,但他跟着出来本也是打算学习,所以蒙乐便询问这边的人情风土,扶苏说与其听他讲还不如亲眼看看,于是蒙乐也不再追问,只是跟着扶苏的马一直向北而去。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策马是件很让人愉悦的事情,但行了半日蒙乐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路上的沿途风景相似,最开始的那种新鲜感也渐渐的消失了。

扶苏告诉蒙乐,虽然这片草原确实也有美景,但就如同海边砂砾中的珍珠一样稀罕,而作为侦骑来说,也必须适应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而且要随时提高警惕,因为随时都有可能从远处杀来一支匈奴的队伍,你也随时都要保持着战斗的状态。

看到蒙乐满脸严肃的样子,扶苏不由得笑了,他告诉蒙乐当年蒙恬三十万大军驱逐匈奴百里之后,匈奴已经不敢再大军来犯了,他来到这里的一年多时间里,除了前岁经历的那场大战之外,其余也不过是打了三四场而已,而且都是小规模的遭遇战。

“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小心防范。”蒙乐如此说倒是得到了扶苏的赞同,他说既然带兵出发就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否则遇到突发事件必然手足无措,并且赞叹蒙乐一年时间成长了不少,而大秦帝国也正需要步步为营、做事扎实的将领,就如同蒙恬一般。

听到公子扶苏提起哥哥,蒙乐不由得回想起当年蒙恬与匈奴那一场大战:当年始皇帝巡视北方,因燕地方士卢生觐见献书曰‘亡秦者胡也’,加之当时匈奴和胡人对北方滋扰极深,为了保北地平安和人民安居,于是始皇帝回到咸阳后便派出蒙恬发兵三十万讨伐胡人匈奴。当时正好遇到扶苏进言激怒了始皇帝,于是便将扶苏调入蒙恬军中,令其从一名小卒做起,一步步升到如今的地位。

虽然蒙恬为蒙家长子,但他在外行军并没有多少书信返家,所以蒙乐对这段战事也知之甚少,只是听说兄长步步为营向北推进,后趁匈奴放松警惕突然向河套进军,匈奴对这次突袭并无准备,所以沿途散居部族全部被击溃,后竟然不敢与秦军正面交锋,几乎就是望风而逃,于是蒙恬又率军彻底收复秦赵失地。

蒙乐这次见到扶苏,终于可以问清大战细节,只可惜扶苏当时也不过是军中一小卒,并无权力参与整个作战计划,只是说最初跟随蒙恬主力部队北出长城直扑匈奴主力,而杨翁子则率领偏师从侧翼包抄。匈奴主力抵抗不住秦军全力以赴的攻击,于是向北撤退,扶苏在那场战斗中受了轻伤,但却提升了不少胆量。

后秦军取河南大片土地,并将内陆百姓迁入沿河置四十余县,因为扶苏识文断字而且通晓数学,于是他被安排统筹迁入百姓的土地划分,虽然只做了三个多月,但是成绩斐然,于是被因功提升。

扶苏返回军中也是因为匈奴不断南下骚扰,他们并不想让秦民扎根河南,于是不断的偷袭乡县。

当时蒙恬采取避战之术,并没有直接大军出击,而是一边巩固乡县的实力,一边派军队策应防御,这就使得匈奴以为蒙恬懦弱,在他们放松警惕不再聚集在一处的时候,蒙恬突然重兵北上,扶苏说这一战从早杀到晚,从天黑杀到天亮,这一路不知道攻破了多少匈奴的营寨,这一路不知道砍下了多少匈奴的人头。

当时匈奴首领头曼单于本打算再次聚集大军南下,可是谁曾想却被蒙恬抓住机会抢了先机,秦军杀入阴山和贺兰山高地,于高阙、阳山、北假等地搜寻到匈奴主力部落,如同风卷残云般将其消灭!后据闻头曼单于无奈只能北退七百余里,现大多在漠南一带活动,只是会偶尔派出小队南下滋扰。

听着扶苏一路给自己讲解,蒙乐只觉得血液沸腾,他恨不得当年跟着兄长一路追击匈奴,想必当年那一场大战激烈非常,而兄长的步步为营和料敌先机也让蒙乐大为佩服。

“不过你也不必懊悔,起码你还替蒙将军做了件事情。”扶苏说完,蒙乐才反应过来,为了防止匈奴南下,兄长蒙恬提议连接原燕赵长城,而蒙乐也因此被发配燕地,但蒙乐却始终觉得不如追击匈奴来的痛快!

“你别忙。”扶苏叹道:“只要他们不归附我大秦,那么这仗早晚还有的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