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圣语录(1 / 2)

末世黎明 老童生 3740 字 2019-12-14

曹化淳的能力相当不错,宫内“魏党”成员甄别工作这事,办的那叫一个干净利索。

皇帝决定:因魏公公执行商税改革及土地丈量工作需要大量人手,特“派遣”给魏公公1千多名宫中人员配合其工作。

还有那些被曹化淳筛选出来的,符合皇上要求的,40岁及40岁一下的宫女太监们也被组织了起来,正按要求在大校场上,挥汗如雨、叫苦连天的进行初步的军事素养的培训。

花开一朵,各表一枝。

乾清宫的书房终于竣工了,心情大好的朱由检同志在这新鲜出炉的书房里,背着手来来回回的走了好几圈。他对这个自己结合着古今中外的风格,设计而成的作品相当的满意:

远看那叫个,红砖、绿棂、白栏杆,淡黄瓦顶悬于天;漫步而入,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鼻尖、萦绕在身旁;随着自己的身形,镂空的雕花窗桕中也顺势射入斑斑点点银碎般的光点,煞是好看;屋内细细打量一番,书桌、书架、伴有十方大宝砚台,几个大笔桶插放着林林总总的各式毛笔,书案旁还磊着数十本的名人法帖,茶几伴着萤透着红光的火炉,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站在这书房之中,感受着从这中西方结合、“古今”合璧,宽大敞亮、梦幻雅致中透出气息,顿让朱由检有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感。

心情大好的朱由检快步来到书桌前,坐在柔软舒适的龙榻上提笔疾书。

现在的朱由检有种习惯,一有闲暇便把千年的沉淀记录下来,一些想法、一些学问、一应怕日久而遗忘的科学知识点也要随想随记录,以便不时之需参阅。

今天朱由检写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直到手腕发麻方肯罢休,他总有种怕时间不够用之感。

站在书房外休息片刻,再看向书房,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细观良久,忽感灵觉一动,朱由检快步折返书桌旁,抬手在笔筒里拿出大豪挥笔下了几个大字:“尚书房”!

写完风干,朱由检看向王承恩,心下高兴的他竟然喊起了王承恩大伴来:“大伴,安排工匠,把这几个字雕刻出来悬与门楣上,咱这书房今后就叫“尚书房””了!哈哈哈……。”

王承恩被皇上这“大伴”喊的心下动了动,赶紧安排人办理此事。

说到崇祯-朱由检字那是相当好的,不要老说朱由检没文化好不好。就明朝这重视读书人的程度就应该知道,读书人地位被抬的那是很高的,就连明朝现在的太监都会被要求读书认字的,何况皇子啊!此事以后再做讨论。

朱由检看着的王承恩,便开口询问到:“大伴……。”

朱由检现在对王承恩信任程度那是难以语表的,加上今天的心情大好,所以说话的语气让人听着很舒服。

“微臣在。”王承恩小心翼翼的答道。此人很有能力也很有心机,他也知道分寸,忠诚度又非常高。见皇上这样叫他,他是很感动的,他知道皇帝没把他当外人。

“朕,给你个差事,就是曹化淳甄选出来那批拨给魏忠贤的太监宫女的事情,这些人现在心下是恐慌的,他们离开了皇家就什么也不是,让他们跟着魏忠贤也不会心甘,所以你要想办法,哪怕恩威并用也要让他们认你为新的主子,这很关键你可明白?”朱由检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继而抿了口茶,对王承恩语气伸长的说出了这番话。

王承恩忙示意记下了,他也感觉得到皇上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朱由检点点头:“还有一事,就是要在曹化淳挑选出来的那批忠于皇室的太监宫女里边,你要尽可能的挑选一批机灵、好学、善辩且勇于奉献的可用之才来,朕也有大用。”

王承恩也表示:记下了,请皇上放心。

王承恩做事也不敢懈怠,他也怕做不好皇上会责怪他。他是看着皇上长大,对朱由检总有种“父子”的情愫在里边,他知道皇上的性格,有点猜忌和心性不稳,毕竟皇上年龄还年轻吗。但是他也感到了,朱由检自打做了皇帝以后,性格变得和从前大不相同了。

朱由检拿出一份“魏党”亲信的名单,对王承恩道:“这些人是全部派给魏忠贤的,他现在也需要人手帮着干事,这也是朕的意思。”

说完,朱由检拿起毛笔来,在这些人名字上花了个红圆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