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夜半鸡叫(1 / 2)

末世黎明 老童生 3299 字 2019-12-14

历经数千年的混沌,现在的崇祯帝进入角色还是有点迟缓。

乾清宫内,半靠在龙椅上的朱由检,手指缓缓的轻扶着座椅手柄,还处于沉思当中。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他感到自己的内心满是沧桑之感。处于现在这个阶段的他深深地明白,自己这皇位来之不易,这还多亏了那美丽端庄、聪明坚韧的皇嫂张皇后,果决力挺他这个“先帝”唯一的、亲弟弟的结果。随即,朱由检又想到了魏忠贤,想到魏忠贤就顿感心绪繁杂,现在的魏忠贤是有野心的,这是毋庸置疑。还有现在魏忠贤在这皇宫的的势力非常大,特别是在这紫禁城内监视自己和皇嫂的力量肯定是不小的。魏忠贤的势力可以说是渗透到了这皇宫大内的每一个角落,最起码目前表面上来看是这样的。不过话又说过来了,朱由检也知道,就现在的魏忠贤而言,他魏忠贤自己肯定也是心中害怕、恐慌的,他害怕大权旁落人头落地,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经历过了一世的朱由检再就心中了然。

但他朱由检能怎么做呢?还是沿着历史的发展除掉魏阉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历史不会重蹈覆辙了上一世的朱由检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还是怀着深深的后悔而又厚葬了魏忠贤的。话虽如此,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这皇权还是要必须尽快的抓到手才是。也只有皇权在握,才可以度过危机,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负,改正自己犯下的弥天大错。对魏忠贤而言,铲除的方式有很多,有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就如,朱由检下决心要进行的一些改革的举措,如商业方面、田地方面的改革,这些肯定会触动一些利益集团,怎么办?让朱由检自己直接来背这黑锅吗?那以后的善后谁来处理?没办法了,那就得找人来背这沉甸甸的黑糊糊黑锅吧。这事目前来看,最佳人选就是权力熏天的九千岁魏公公了,就让这魏老哥来背锅吧!谁让他本就是权欲熏心的人呢!说不准这黑锅他还真乐意背呢,说干就干!

现在的朱由检对魏忠贤也确实已经有了一个不同的看法,虽然现在他老魏还是一个不小得隐患,是一枚不是什么时候就爆炸伤人的隐形炸弹,但魏忠贤的政治手腕还是有一套的,天启皇帝临终前的嘱托崇祯还是不能忘却的“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就可见一斑,由此可以看出此人在天启皇帝心中的地位了得,也反映了此人的做人的厉害之处。

若如实的评价魏忠贤应该从正反两面入手:魏忠贤为了巩固个人的权势,肯定会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坏事做尽,这也是后来众人抨击,痛击他的的根由所在;但从另一方面讲,他也曾力排众议重用熊廷弼、不徇私情罢免因宁锦之战畏缩不出的袁崇焕,再到虽有个人恩怨,但也是为了帝国安危违心但仍抛却私怨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虽说他也感到自己的那帮子人实在担不得大任,就这就足以说明他魏忠贤还是心系大明帝国,内心存有心里底线的,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魏忠贤虽然贪财但他还是能办大事的,也有一定的敢作敢为的魄力。当时因国家没钱,魏忠贤一上台就通过大力征收工商税使得边防的钱有了着落,但却没有向农民摊派,同时国力还有增强的趋势。他魏忠贤可是底层爬上来的人,社会上的乌七八糟的事那是门清的很,故此,那些邪门歪道他还真能想出以毒攻毒的歪点子来。也就因如此而恰恰得罪了代表江南士大夫的东林党和他们成了死对头。后来魏忠贤倒台东林党得势后,一方面,积极主动的取消了所谓的工商税,打着的是不让帝国与民争利了的旗号,而另一方面,却不断地向农民加大了摊派,最后逼得无法果腹的百姓造反不断,把个大明给彻底玩废了。当朱由检皇帝被迫无奈想再多收点工商税增加点收入用于边军的时候,可这些势力庞大、把持朝政东林党却大力阻挠、百般劝阻,致使无法成行。弄到最后是国库亏空。但是巨室巨富仍然是贪得无厌,当这位史上唯一的一位,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低声下气的向大臣借钱来巩固国防的时候,这些大臣巨富们都开始哭穷,手段层出不穷,有史以来,闻所未闻。

倒是人家李自成、多尔衮等“干吏”手段高明,一举大刀目的达到。那可是接近一个亿的白银啊,你说当国家困难的时候,边军饿着肚子打仗的时候,哪怕这些“精明”之人拿出十分之一来也不至于搞得帝国崩盘、自己也身家不保吧。

朱由检狠狠的想到:当下帝国就应该实行高压手段,才能剜除这些毒瘤,根治这帝国顽疾,乱世重典吗!为了不让自己培养的几十万边军先是叛敌帮李自成来打咱这北京城,后有投降外敌带着几千野蛮的清兵就能横扫中华大地的悲剧发生,老魏啊对不住了,有些黑锅还是由您老来背吧,咱舍不得杀你不是!

为了避免魏忠贤给自己放大招:美人计、催情丸、催情香什么的一起给用上。朱由检还是觉得主动出击的好。

要和魏老先生好好谈谈心,交交底。朱由检想到做到,大脑逐渐清醒,立马行动。看见王坤立在身侧侍候着呢,就招手派王坤速去宣魏忠贤来乾清宫觐见。

一炷香的时间刚过。

内侍小太监来报:“万岁,魏公公门外候着呢。”

思绪中的朱由检听到魏忠贤来了,也回过神来,整理了下情绪,立时春风满面,“老友”多年不见有些急切,千年等一回吗:“让他进来吧。”

魏忠贤他倒是没有多年不见得觉悟,只是较以前恭维了很多,进来后忙躬身大礼参拜:“老奴叩见皇上。”

朱由检大帝热情洋溢:“哎呀!魏公公无须多礼,来,赐座!”。

坐定的魏忠贤感受着热度超常的朱家小皇帝,也收起心思,忙垂声询问:“不知万岁召老奴有何吩咐?”表情那叫一个恭顺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