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曹氏的再次反扑(1 / 2)

姜维慢悠悠地再次出兵北伐,先胜后败。魏将陈泰认为姜维这次元气大伤,应该不敢再犯我天朝上国;而邓艾却语出惊人,说哪里哪里,我认为蜀兵必然来犯,原因有五。是哪五点呢?其一:蜀军毕竟是得胜之师,锐气未丧;其二:蜀军训练有素;其三:蜀军多是乘船,行动迅捷;其四:狄道、陇西、南安、祁山都是战略要地,我们必须分兵守把,蜀军很容易就能钻我们的空子;其五:蜀军无论是出南安、陇西还是祁山都能就近取粮。邓艾不愧是三国后期一代名将,他的见解很是精辟!

不过P民我每每看到这里都会觉得诧异:魏国国力强盛名将辈出,为什么会出现士卒训练不熟的情况?这着实让人弄不明白。

姜维在钟提稍作整顿,准备再次伐魏。令史樊建劝姜维不要再打了,要见好就收。姜维就说了:你们不知道啊,其实我们有“五可胜”!这“五可胜”其实与邓艾的“五必侵”如出一辙,但为什么姜维最后却败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姜维偷换了个概念——他把“五可伐”偷偷换成了“五必胜”,失败也就不奇怪了!

夏侯霸毕竟熟稔魏国虚实,他就进言说邓艾这人很难对付,他现在又被任命为“西部战区司令”,我们不好打的!姜维怒了,将众将大骂一通,率军杀奔祁山。此时邓艾已抢先一步在祁山立下九个营寨,而且形势绝妙,很难攻打。这下子姜维才算服了。

怎么办呢?姜维事先已夸下海口,自然不能无功而返。姜维采用了一招“疑兵计”,让偏将鲍素带着少股部队每日更换衣甲、旗号以作疑兵,而自己率领主力“金蝉脱壳”,偷袭战略重镇南安。

这招其实还是蛮高明的;然而对手是名将邓艾,于是乎然并卵。邓艾只是登高视察,很快就察觉了姜维的诡计。邓艾的理由只有一点:哨马的马匹很是困乏,说明经常使用不得很好的休息,实乃“增灶诱敌”之策!陈将军(陈泰)你先带领一支部队前去攻破此处之敌,然后引兵袭董亭之路,断姜维归途;我则率领部队去救南安,先占住武城山。姜维见我占住此山就只能去取上归。上归有一谷名为“段谷”,可以设伏。陈泰听了这番高论后很是敬佩,说我守陇西二三十年,结果还不如您如此通晓此处地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