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功告成(1 / 2)

葛亮同志七擒七纵,终于彻底让蛮王孟获心服口服。葛亮同志兴高采烈地班师回朝,然而在泸水南岸又遭遇了磨难。原来是猖神和厉鬼作乱,必须祭祀,而且除了用“黑牛白羊”外,还得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葛亮手握数十万大军且南蛮也已臣服,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可谓是易如反掌,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发明并制作了“馒头”,以此来代替人头来祭祀,终于渡过泸水。撇开迷信成分不谈,P民我觉得葛亮同志还是蛮仁慈的!

这里有个小穿帮:文中提到葛亮同志的大军在返程途中路过永昌,“留王伉、吕凯守四郡”,这就很奇怪了!前文中提到王伉是继续留守永昌而其谋士吕凯则随军效力,因此此处穿帮明显;且前文说葛亮让降将高定当益州太守兼管三郡,难道此时就被罢免或另调他用了?但文中并没介绍啊!

曹丕新逝,孺子曹睿继位,司马懿成为托孤大臣,自告奋勇总督雍凉兵马。葛亮同志深知司马懿的才能,很是忧虑。蜀汉中央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马谡同志就建议了:我们可以巧施“反间计”,大造司马懿的谣言,借曹睿之手杀掉司马懿!此计正合葛亮同志的心意,于是乎便被迅速接纳了。

但不能不说这个计策实施得非常蹩脚。葛亮同志派人在曹魏的首都邺城城门上张贴“反动告示”,这就很是奇怪——一般来说都是起兵了才贴此类告示,你司马懿还没起兵呢就张贴,有意义吗?而且造反给出的理由也是破绽百出:要知道曹睿当初是有贤德之名的,因此檄文中所说“素无德行”根本不成立;檄文中既然尊崇魏太祖曹操,那么就算造反也应该另立新君,然而檄文中根本没提到!

各位大大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可是有关革(zao)命(fan)总目标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古话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你名都不含含糊糊还怎么能煽动他人追随你造反?

所以说这道檄文漏洞百出,P民我非常奇怪依葛亮同志的智商怎么能批准如此低劣的东西?但奇怪的是曹睿得知此事后居然“大惊失色,急问群臣”!朝中立刻炸开了锅,分成了“拥懿派”和“倒懿派”两大派:“拥懿派”主要是武将集团,代表人物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大将军曹真;而“倒懿派”则主要是文官集团,代表人物是太尉华歆和司徒王朗。曹真是托孤大臣且又是大将军,因此在这方面的认识比较清醒,他认为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既然当初先帝托孤与其就是料定其忠贞无二;现在情况不明就派大军前去征讨,很容易假戏真做将其逼反,从而中了吴、蜀的诡计。不得说曹真的确是很有见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