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合作”(1 / 1)

果然不出鲁肃之预料,不出半年刘琦去世了。鲁肃借吊丧为名前来索要荆州,结果遭到诸葛亮一番抢白。诸葛亮的一番抢白其实也蛮有道理——刘蜀黍身为大汉皇叔刘表之义弟占据荆州倒也能说得过去;再说在赤壁之战中刘蜀黍也出了力立了功!这下子鲁肃没话说了,只好道理是这么个理,但是我鲁肃就这么回去不好交差呀!诸葛亮退了一步道那就这样吧,我们准备西取西川,打下来后我们就把荆州让出来!紧接着刘蜀黍写了保书,诸葛亮和鲁肃作为保人都一一签了字。

鲁肃很是高兴,觉得这下好了,自己总算有个交代了;结果周瑜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他说你这个就是一纸空文啊;你还在上面签字作保,将来出了事你都得受牵连!鲁肃这才恍然大悟,后悔不迭。

由此可见诸葛亮可真够阴的!他再次巧妙地涮了鲁肃一把,并设了个“套”把鲁肃都“装”进去了!还是周瑜脑筋活络,当他发现刘蜀黍的老婆甘夫人不幸病逝立刻心生一计:俗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何不假意将孙权之妹孙尚香嫁与刘蜀黍,以此骗其来东吴,然后要挟其归还荆州?刘蜀黍现在身边没有一个女人,急需女人照顾;其漂泊半生没享过什么福,对这桩美食肯定求之不得;孙尚香有颜值有个性有背景,不容得刘蜀黍不上钩!

谁晓得周瑜想得太简单了点——纵然是刘蜀黍也立刻明白了此事说媒是假要挟是真;然而诸葛亮却执意要刘蜀黍同意。这是为什么?首先,此事一旦成功必将让孙权投鼠忌器,从而有效地保障了荆州刘蜀黍的安定;其次,诸葛亮艺高人胆大喜欢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他想借此一方面让刘蜀黍大饱艳福,再者挫一挫周瑜和孙权那骄狂的气焰。

诸葛亮选择了赵云前去护驾;赵云这人有勇有谋,是干这种事儿的不二人选。诸葛亮还不放心,又秘密给了其三个锦囊,里面各有一条计策,吩咐其在不同的时间段打开来看。结果赵云一行到了南徐后就开了第一个锦囊——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赵云带着五百军士大肆购买礼品,到处宣扬孙刘两家和亲;然后扛着沉甸甸的礼物去给乔国丈送礼。乔国老赶忙去向吴国太贺喜,吴国太莫名其妙,了解了事情真相后大骂孙权无能加无耻!事态随之扩大化和复杂化,超出了孙权和周瑜的控制范围。在这里诸葛亮充分利用了两点:首先他准确地预测到孙权是不可能把“骗婚”这个阴谋告诉乔国老他们的;其次乔国老和吴国太已步入老年,耳根子软,不喜欢打打杀杀;最后,自古中国社会在“以法治国”的同时还“以礼治国”,“礼”的核心就是等级森严;孙权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毕竟是吴国太的亲外甥,在其小姨面前他还是比较忌惮的。因此诸葛亮来了个“大迂回”,借力打力以毒攻毒,一举打乱了孙权的计划!

吴国太搞“哀兵之策”,成功地镇住了孙权。但吴国太头脑并不僵化,她提出了个折中方案:第二日在甘露寺相见,如果自己满意就算了,不满意则随便你们处置!结果第二日刘蜀黍凭借自己奇特的外表(耳朵很大,手臂很长)和高雅的气质立刻征服了吴国太(当然了乔国老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随后刘蜀黍赶紧趁热打铁在吴国太面前告上一状,说发现有伏兵;吴国太其实心里如明镜似的,但现在穿帮了只好找个“背锅侠”。她故意问孙权是怎么回事,孙权也不傻,推问吕范;吕范推问贾华。贾华是其中地位最低的,他没办法只好沉默不语,忍受着吴国太的痛骂。吴国太一怒之下准备杀了贾华,刘蜀黍赶紧相劝,凭空又卖了个人情。

其实孙刘两方的互不信任度是很强的。本来孙权此番就并非好意;刘蜀黍更是外穿锦袍内披细铠,从人背剑紧随;孙刘二人在寺外卯足了劲儿砍石头,而且口是心非;刘蜀黍只不过随口一句“‘男人驾船,北人乘马’,信之有也”,结果就引起了孙权的不快!这一切都说明两者的互信度是很低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