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心的朱阿三(2 / 2)

乡邻们虽然救得了急,却救不了穷,沒办法,还是找个混饭吃的地方吧!

【让人讨厌的人】

于是经人介绍,王氏搞了几份打工的指标,带着三个儿子,投奔到萧县一个叫刘崇的地主家里,就这样,一家四口,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转轨成为不需要文化只需要累得跟牛一样的农民工,有了长期的饭票。

刘地主的具体编排是:王氏负责给刘家织布、洗衣服、伺候老娘;老大朱全昱、老二朱存专职放牛种田,播种、施肥、除草、收割,什么都干;老三朱温则只养养猪,活是最轻的。

四人中,王氏和大儿子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也就格外珍惜,最为刘崇看好。二儿子做事懒散,推一下动一下,也勉强凑数。只有三儿子猪司令朱阿三最入不得刘崇法眼,虽然其很有力气,但为人狡猾懒惰,劳动也不安心,叫他做事,总是以各种理由推三阻四。而玩起刀枪棍棒、争强斗狠,就来了精气神,成天像个武侠一样弄得周遭鸡飞狗跳,经常有满脸被打得桃花开、影响市容和被偷了鸡、摸了狗的人上门来吿御状,气得刘崇喉咙里冒烟,恨不得几口涶沬把其淹死,心里寻思:“本意是找个来干活的,沒承想却来了个吃白食、惹事生非的!

终于有一天,刘崇实在看不下去,咆哮道:“好你个朱阿三啊朱阿三,成天总说将来要怎么发达怎么地,以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大英雄自居,结果连一点农家活这样的小事都干不了,真是好好笑啊!你再睁眼瞧瞧你母亲、你大哥,做事勤快,讨人喜欢,而你却只会说大话,眼高手低,惹人生厌。我就纳闷了,一种米咋吃出百号人,做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刘崇骂完,痛快地舒了一口气,本以为朱温会气得暴跳如雷,哪晓得他却是一脸的淡定,眼皮抬也没抬,不以为然冷冷地说:“我靠,谁像你们这种乡野粗人,成天只懂得围着眼前巴掌大的土地转悠,从破屋到田头,两点成一线,日复一日,周而复始,一睁眼、一闭眼,一辈子就窝窝囊囊过去了,麻雀哪知雄鹰展翅高空的壮志,你看我像干你这种下等活的人吗?”

刘崇沒料到反被朱阿三将了一军,噎得脸红脖子粗,直跺脚,“好你个朱阿三啊朱瘪三,竟然敢口出狂言,吃老子的喝老子的居然还敢顶撞老子,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个小赤佬!”说着就抄起身边的一根碗口粗的长棍向朱温打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朱温也不躲闪,不慌不忙地把长棍接住,一发力,长棍瞬间一折两半。这下刘崇更气了,这小子居然敢这样目中无人,一次都打不得,今后还不得上房揭瓦了,于是边骂边四处去找一根更粗更长的棍子。

刚好这时刘母走了过来,大声问他:“崇儿!你在找什么?”“朱温这狗日的居然敢顶撞我,看我今天不找根棍子敲死他!”刘崇跺脚,愤愤然地说。

“千万打不得!千万打不得!”刘母一听是大惊失色,双手摆得跟拨朗鼓似地,慌忙阻止。

见刘崇脸上是一阵风来一阵雨,刘母怎忙耐心解释说:“那朱阿三可不是一般人啊!你千万别去招惹他,否则会引祸上身的!记得有一天,我到他的房间,看见正睡觉的他身上居然盘着一条赤色的蟒蛇,鳞甲森森、光芒闪闪,我想这朱温可是真龙附身,决非池中之物,你可要好好待他!”

平日就一根筋的刘崇只相信一句话“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许是唐僧”,虽然他对朱阿三鄙夷不屑,但母亲说得是那么活灵活现,他平素又最孝顺母亲,虽然半信半疑,但寻思:“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实点吧。”

自此朱温见主人不敢管束自已,越发像只快乐、自在的小鸟,更加任意地胡为。

有一天居然把刘崇家的锅偷了出去,刘崇这次实在是忍无可忍又抄起了根棍子,想撵上去打(可见这刘崇是个实在人,连送个顺水人情都不会),这次又是给其母亲抢过棍子拦下了。刘母还叫住了正要趁机溜走的朱温“阿三,人要脸树要皮,你究竟要干什么?怎么能如此顽皮呢?做人不能沒有底线,你不想劳动,又靠什么在这个社会生存呢?”

一棒槌醒梦中人,朱温捉耳挠腮纠结了好一会,吞吞吐吐地说:“老、老人家,你、你说的道理我全、全懂了,实不相瞒,干农活我实在不喜欢,我、我喜欢射箭,你还不如让我、让我上山打些野味,给主人当下酒菜,好、好吗?”

话说到这份上,刘母也不便再说什么,朱温也就是这块料了,于是刘母只是一再地叮嘱他上山打猎时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伤到人,或给野兽当点心吃了,朱温红着眼圈高兴地领命而去。

就这样,农民工朱阿三开始了他的打猎生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