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全部论斩(1 / 2)

农家一品食神妻 狄秋 3716 字 2020-05-05

李成儒顿时笑了:“国师呀国师,你可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在京城见惯了天资国色,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情况。我打个比方,以国师您这样的身份,想吃一顿红烧肉是轻而易举吧?可能您吃了还会嫌腻,但是在外面呢,老百姓一年才吃一顿红烧肉。这跟美女是一个意思,老百姓那种小门小户,能养出什么风姿女子?再漂亮的女子,都不及咱们宫里面一个小小的宫女。本王刚刚进宫的时候,就觉得宫里面神清气爽,看什么都比在边疆好看,又岂会留意一个宫女?”

国师笑眯眯地道:“所以,七王爷的意思是,您没有见过那个男孩?也没有见过那个老板娘?”

“自然是没有的。”李成儒肯定地道。

国师又道:“可是,根据我的可靠情报,他们确实就在那个部落。我们之所以把七王爷召进宫里,就是想听听七王爷的意见。如果七王爷跟这件事情没关系,那便是部落的错,他们窝藏朝廷钦犯,应当全部论斩才是,七王爷说是不是啊?”

全部论斩?

李成儒听罢,心里突然一震。

现在等于给了他选择,第一,把自己方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就算他们查出小荀子在部落,那也跟他和李成翊没有关系。

第二,揽下所有的责任,承认小荀子是他们藏在部落的。

第一种做法的后果,小荀子和金晓雨肯定会死,还有可能连累到叶子和刘员外他们。

第二种后果,他们死,小荀子一样会死,同样会连累到叶子和刘员外。

李成儒的脑子迅速转了一圈,最后回到国师的问题上:“若是像国师说的,老丞相之孙就在部落里面,而且部落里面的人窝藏了他,那理应论斩啊,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国师顿时哈哈地笑了起来:“七王爷如此果断,想必真的和那小孽种没有关系。”

李成儒一副不满的样子:“难道国师和三皇兄就是因为这件事才召我和六皇兄回京的?这不是太小题大作了吗?你们要是查出小荀子在部落,直接书信我和六皇兄,我们去把部落那一干人等灭了不就行了吗?”

国师停止笑,再盯着李成儒道:“自然不完全因为那个孽种,把你们召回来,也是因为陛下想念你们了,你们毕竟是兄弟啊。不过,陛下当你们是兄弟,你们就未必把他当兄弟了,刚刚那番话,只是你的表面说辞,我们还要听听您那六皇兄怎么说,看看他的说法是不是跟七王爷一样的。”

李成儒嗤笑道:“这哪里还是什么兄弟情啊?这不就是分开审讯吗?”

国师也狡诈:“七王爷怎么能这么说陛下呢?兄弟情也是有个前提嘛,不欺瞒才是前提。”

……

李成坤这边。

李成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在那一口茶的功夫里,他的脑子也已经转了无数遍。

小荀子有没有投靠他?

这话如何理解?

他们肯定有把柄被李成坤抓住了,否则这皇帝也不会把他们召回来了。

召回来还分开审讯,显然是给他们下套。

李成翊喝完茶,脑子里面已经有答案了:“皇兄,您说的这个叛臣是以前的荀老丞相吗?臣弟记得当初有人来找过我,说这荀老丞相携孙子出逃,到了我保宁城内,当时臣弟还协助搜城了,只是没有搜到而已。至于他投靠,那便是无稽之谈了,罪臣之孙怎么会来投靠我呢?”

李成坤将定和县和写的那封参状信摆在李成翊面前:“你且看一下,这天山部落是你的地盘吧,有人看到这个小荀子在部落出入,也看到七皇弟时不时来部落,要说你们不知道,那朕就不明白了,你给朕一个解释。”

李成翊仔细看完了参状信,看完,他不禁笑了一下,再道:“皇兄,这分明就是莫须有的罪状嘛。据我所知,天山部落那些人都是中原过去的难民,他们早两年就在那里住了,七皇弟与他们有交集,便协助他们做买卖,好让他们在当地安稳下来,这买卖是两年前就开始做的了,说七皇弟因为小荀子才跟他们勾结,这显然不妥。

还有,这小荀子逃出来是去年,去年之后,七皇弟只去过一次天山部落,还是在部落的开牲节时去的,那时候部落所有人出来聚在一起,七皇弟也不认识小荀子,就算见了也不认得,何来窝藏一说呢?

两年前,自南面动乱之后,不少难民逃往我保宁城,每个部落都分了不少难民,七皇弟过来协助我处理妥善安置难民,不仅是天山部落,其他部落也一样要去的,若是这样就怀疑七皇弟,那他的工作还如何展开?”

李成坤听罢,再问:“你的意思是,你们都不知道小荀子在天山部落?”

李成翊肯定地道:“自然是不知,若是知道,那臣弟定会将他捉拿起来,再送到京城供皇兄您发落啊。”

李成坤喝了一口茶,再道:“那这么说,窝藏罪犯只是天山部落这等刁民所为,朕应该下令,将那里的人全部问斩才是。”

李成翊一听说问斩,脸色顿时变了。

李成坤看出来了,他问:“臣弟这是怎么了?舍不得一个小小的部落,还是说部落里面有你牵挂的人?”

“没有,只是臣弟这些年远离朝堂,极少接触杀戮之事,听到‘问斩’二字,心里面有些抵触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