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义(上)(1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3399 字 2020-01-10

唐太平以前还在盐帮里的时候就挺喜欢听戏,山东是曲艺之乡,早在金代就已经衍生出了颇为丰富的院本。后来加入了太平军,高俊定下的军歌当中也有一首《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匈奴十九年……”唐太平默默的念着歌词,也想起了在北海边放牧的苏武,以及他那位变节的朋友李陵。

李陵提三千锐卒,在草原上被数万匈奴骑兵所围困,力战数日,箭矢俱尽,但依旧不能逃脱,最后只能在投降和死亡当中选择。唐太平不畏惧死亡,但他不想做这道选择题。

他不想,对面的蒙古骑兵要逼着他做,远处的蒙古骑兵下了马,正在悠闲的吃东西,他们咀嚼的很慢很从容,正准备给予被包围的这几千汉人步兵以最有力的打击。

此时三模合对他北边不到百里之外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他已经成功的包围了丛方印和唐太平两支敌军,一支5000人,一支3000人。

虽然从人数上来讲,对手只是稍占下风,但是,毕竟这是平原之上,对手又无城郭保护,面对上万蒙古骑兵的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为了防止出现不可控的事件,也为了给高俊点厉害看看,三模合决定率先推掉3000人的唐太平。

但是刚刚发动进攻,他就发觉事情并不简单,敌军似乎从昨晚起就没再移动,就地挖掘沟壕,偷偷的在营寨里布置了密集的木栅工事,当蒙古人呼啸着冲过来时,他们立即放弃了最靠外面的那些营帐,全军缩到了沟壕里面。那些营帐里甚至放满了易燃的硫磺棉花等物,给蒙古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就在这一夜功夫,光军甚至在营寨周围设置了若干个突出的墩堡,还建立了两道帮助弓箭手放箭的胸墙。

三模合意识到,光军早就知道他将会前来发动袭击,自己的计划已经被高俊看破了,但是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依旧敢放任这两支军队在平原上呢?要知道就算是有沟濠保护,蒙古骑兵稍微费点力气,也依旧是能够拿下的呀。

而且,从蒙古侦察的观测得知,最迟在昨天中午的时候,敌军主力还猬集在邢州城下,丝毫没有挪动的意思,他们肯定舍不得放弃对邢州的包围,既然如此的话,又用什么来反制自己?

也许高俊这个人真狠得下心,决定不管两只偏师的死活,一力要打破邢州城,既然如此的话,三模合就要给这种不体恤部下生命的统帅一个教训了,他吩咐身边的骑手们:“不要将敌人全部杀死,透漏出百十来个给高俊送信,让汉人们知道他们背后的友军已经被全部歼灭了。”

重新扯住缰绳的三模合信心满满,就算高俊孤注一掷,不顾友军的攻打邢州,想要破城也得有个几天功夫,而自己今天就能推平两支敌军,然后再打劫高俊的粮队,甚至直逼高俊已经占领了磁州等地,不怕他不撤回来。

他的信心是有依据的,蒙古骑兵以千人为规模发动了两次试探性的攻击,已经让唐太平手忙脚乱,元气大伤。在平原上,敌军的骑兵来去如风,先用弓箭抛射,然后大队人马突如其来的冲进,矫健的战马能够越过匆匆挖出的沟壕,直接撞到光军的阵型里去。

从大安三年高俊正式独立建军开始,如今已经是十年作战,从押剌百户到高家军,再到太平军,光军从来没有一个整编都被消灭过,这次却有一个阵都陷入了绝境,蒙古人就像围猎一样在平原上包围了这几千人马,在这种绝境下,根本不可能有人成功逃生。

中午的时候,唐太平下令增援东面的两个墩堡,那是在工兵指导下在一夜间建立的不成熟的工事,用木架和泥土筑成,大约只有到人的脖子那么高,士兵在里面利用土墙保护自己,杀伤外面的敌人。蒙古人想办法靠近,往里面投掷火把和泼洒热油,亦或者是直接从马背上跳进去,与光军军兵展开肉搏,但这些努力全都失败了,中午的时候,两个墩堡尽管已经伤亡过半,但是在墩堡内外也留下了一百多具蒙古人的尸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