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民主国家兵工厂(下)(1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3131 字 2020-01-10

高俊是在指挥两路合围,包围黄河岔流地区的蒙古军队时接到的这个消息,随同原消息一起过来的还有何志也他们的初步调查。

大约是金朝中期的时候,高丽国内发生了惊人的事变,将领们将朝堂臣子屠戮一空,建立起以武将为核心的武人zhèng quán,并且造成了连续三十年的动荡岁月。

直到崔忠献用计铲除李义旼,武人zhèng quán才进入了比较稳定的时期,这个老谋深算的上将军柱国稳稳的护着自己的宝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整个高丽在他掌权时代重新恢复稳定,除去前年契丹残部入侵造成的动荡之外,整个社会恢复了繁荣。

崔忠献是在今年五月去世的,可以说是死尽哀荣,并且他的儿子崔瑀也顺顺利利的接了父亲的班,继续架空王氏,掌握高丽zhèng quán。

然而,位置还没捂热,他就迫不及待的下令高丽商船不得前往山东进行贸易,理由是不少奸人匪类通过商路前往山东,投靠到高俊门下,意图远距离颠覆高丽现zhèng quán。

何志也带领根据地机关进行了初步检查,确实,在武人时代倾轧之下,不少高级贵族一夜之间家破人亡,青年子弟则四处藏匿,有不少人跟着商船来到山东,并且已经在登州青岛两地形成了不大不小的高丽人聚居区,加起来有近千人之多。刑政府早就开始着手建立秘密档案,但目前仍未清查完毕,有据可查的因为政治倾轧而逃到山东的高丽人多达百人。

这些高丽人也有一些参加太平军的,不过就目前的审查而言,其中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反对崔氏的人物,太平军也从来没有组建纯粹的高丽人部队,或者是以这样的军队染指高丽政治的想法。从头到尾,都是崔瑀反应过激,很有可能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甚至也许是有蒙古人在其中作祟。

“这个崔瑀有一点好,就是一听说有人要反对他们这帮人,就跑得比谁都快,不要听风就是雨!他问我支持不支持武人zhèng quán,我就明确告诉你,我说支持,你们不相信,我说不支持,你们又想搞个大新闻,这帮高丽人啊,还是太年轻,有时太天真,太单纯,应该学学中国人的一句古话,叫做闷声发大财,南家的那个史弥远,比你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结果还不是被我弄的脑袋开瓢。”

高俊发了一大通牢骚,并且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爱慕昂格瑞!”

不过眼下在东北的情况还需要高丽方面的支持,一方面,高俊要派人与崔瑀沟通扯淡,另一方面,要着手增加孙庭的实力,高俊批给辽东两个工兵营的建制,让后者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为何要组织这么多人来铺桥修路。

“用处总归是有的,目前辽东方面我军的实力还不够强,因此不能和高丽人撕破脸,但是,组织一支真正的高丽反对军倒也可以着手进行,不光是高丽,也包括日本,包括蒙古,包括西域各国,以及大理和安南,这些国家的现zhèng quán全都腐朽不堪,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要广泛支持这些代表各国各族人民的深切期望,代表各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代表各国进步力量的根本方向的人。也包括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

“太尉言之有理,依我看,可以将这些人安置在梁山大寨。”王浍略微估摸了一下:“梁山大寨下面南旺湖有我军的步兵训练基地,就先给他们一个基地部队的番号,让他们在这个身份的掩护下展开训练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