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血酬(下)(1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3278 字 2020-01-10

郑昭先致仕后不久,曾从龙也告老了,但这个福建老人没有回到山清水秀的武夷山下,反而就住在临安郊外,开馆授徒,讲授理学,一时间门庭若市,俨然是个小小的政治中心。

曾从龙没有在回中枢的野心,他年事已高,牙齿尽落,对于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也提不起多少心思来,但依旧想提携一下理学后辈,让他们首先精进学问,日修道德,不要因为官场仕途就迷失心性,甚至误入歧途。

得知薛极前来拜访,曾从龙心中已有三分明白,这是大参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口风,毕竟,眼下反对征收粮米的,首先就是朝堂上的中壮年官员,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理学门人,并且对曾从龙尊敬的很。

见到曾从龙的时候,薛极大吃一惊,没想到隐退还不到一年,曾从龙居然老态如此,甚至让他怀疑自己一年前是否真的与这个耄耋老人明争暗斗过。

薛极报明了来意,曾从龙没有立刻回答,沉吟半晌之后才慢慢地说:“朝廷臣子应讲求经济之道,规正财赋之途,平时不加储蓄,临战剥削小民,这恐怕不是wáng zhèng所为。”

“老相公教训的是,学生等愚钝,不能辅佐君王,以至于此时朝廷受辱,但是眼下已经是千钧一发,北虏不日之内就要南犯,如果再不征收军料钱,恐怕连今年冬天都挨不过,还谈什么经济之道,财赋之途呢?”

曾从龙知道薛极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平时不修德,临战时也就只能靠这种办法勉强续命,但无论如何,首先要保命再说。圣人都说立国要足兵足食,如果连供养军队的钱都拿不出来,南宋这个国恐怕也就蹦不了两天了。

得到了曾从龙的首肯,薛极等人一下子就理直气壮了许多,果不其然,虽然中层官员们依旧要为自家的田地考虑,但是眼下却无法理直气壮的反对薛极了,只能小声嘀咕,不断的给上面递奏疏,说什么暴虐害民之类的话。

不过,既然理学耆宿曾相公都已经主动站队,而且支持的还是曾经的政敌薛极,其他人还能说什么?中书门下很快草拟诏令,交付执行,在淮南一带广收粮草,以备军用。

但是,原本要收的军料钱却没有最终实行,这是李知孝的主张,和薛极相比,此人才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猛人。他认为,直接征收银钱的可执行度太低,而且一旦世家大族们急需用钱,往往贱价抛售粮米,反而还不利于期货生意,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在淮南地区推行新的交子。

宋金两朝以淮河划界之后,都执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边疆特殊政策,金朝将河北视为根本,河南为外藩,甚至于铜钱全都在河北使用,而河南地区只能用纸币。

与此相类似,南宋朝廷也把自己的疆土分为江南的腹地和江北的边界,在淮南江北地区同样只准使用纸币,而不许用现钱。

然而,由于支出无度,南宋官方又一次次的增发纸币,造成了淮南严重通胀,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每次增发都有一批民众破产。

此番为了解决军用,李知孝等人又主张在扬州设立新的引造交钞库,增发二万万缗的纸币以备军用,此次增发的交子与之前所用并行,印出来专门用来供给军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