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晓曲(上)(1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3364 字 2020-01-10

前方是战场,而后方更是战场,在高俊准备收复北方六州的时候,何志也正在主持根据地一轮又一轮新的改革。

鲍员外大概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县令。眼下根据地干部不足,社正们去当管正,管正们去当县丞,县丞们去当县令。

虽然说职位又提高了一级,但是待遇却没有跟上,鲍员外骑着自家的驴,跟着两个仆人,来到了密州安丘县。

刚刚经过战火,县里穷的要命。县城没有城墙,只剩下六十多户人家,一家商铺里也没有,衣衫褴褛的老人和冻得乌青的孩子站在街角,呆呆的看着新任的太爷上任。

第一项工作是建立组织架构,重新在当地挑选合适的人组成县公廨,在当地仅存的几名读书人都被鲍员外拉拢进来,暂时充任大小官吏。而跟着鲍员外一起进驻的是一个民兵都,也在当地募集了十几个壮丁,总算是建立了当地的治安力量。

这项工作花了十天左右,而这个时候,县城里已经开始出现因饥饿而浮肿的人,孩子们整天呆呆的坐在民兵的营房外面,看着粮米源源不断的往里面送。

很快,相应的道路也修缮完成,从老根据地开始,源源不断的向各地方送米,鲍员外开设粥厂,赈济灾民,在这个饥荒的时代,有粮食就掌握了几乎绝对的权力,从南宋抢的大米,如今成了高俊稳定山东的磐石。

随后则是招纳周边的流民,在战争阶段,不少人逃入了山中,现如今是把他们重新找回来的时候了,大部分人听说太平之后都欢天喜地的带着剩余的家产赶紧回家,但也有少部分人出于对战争的担心,或者是不想再继续交税了,想要在山里偷偷种田养活自己。

对于这种情况,鲍县令可绝不姑息,恰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在山里偷偷种田的村民大概是觉得伙食太寡淡,下山偷了村里一只鸡,鲍员外正式宣布,继续躲在山里就形同盗匪,要求他们立刻出山,继续完粮纳税。

在民兵的威胁下,大部分人也都乖乖的出了来,他们并没有被为难,但极少数死硬分子仿佛被指点出一条光明大道一样,真的跑到了山上去当匪徒了。

在当地村民的带路下,民兵包围了这些人藏匿的山头,并且开始搜检,很快就将这等人一一找出。

这些人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叫饶命,说实话,大部分人也都是村里的乡里乡亲,以至于当地百姓都有些于心不忍,加上这群人也没{来得及}干什么坏事,大家都看着鲍员外。

然而此时磕头也没有用了,民兵们轻松的问出了为首之人,直接呈报根据地机关,准备判处死刑,而剩下的协同之徒,则按照根据地最新发文件的指示精神,斥责之后予以释放。

太平军这会儿办事效率相当之快,卷宗被送到老根据地,也就是审核了四天的功夫就直接被发放回来,前前后后还不到半个月,为首之人就脑袋落地了。

随后开始丈量土地和清查账目,一颗人头刚落地,谁也不敢对新任县令虚以委蛇。最重要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刚刚毕业的中学生也来到了这里,成为了鲍员外的副手,很明显,中学教育对他处理政务有很重要的作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