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老将知兵,宿臣善政(上)(1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3303 字 2020-01-10

毕再遇派出小股部队南下,但是却遭遇了太平军的沿河阻击。高俊在大河河底沉下了木桩,阻止毕再遇船队南下。毕再遇干脆下令军马返回宿迁,做出了一副威胁邳州、海州的样子。

对毕再遇所率领的镇江屯驻大兵,高俊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从开战之初,他就意识到镇江才是洪泽湖以东的宋军主力,如果不能击败这支军队,虽然打垮了三支新军,但也不能阻挡宋军前进的步伐。

眼下高俊虽然一直扑到淮河边上,剪除了镇江屯驻大兵两边的羽翼,但是毕再遇治军有方,部队并没有产生恐慌情绪,而是牢牢的占住宿迁,伺机进攻邳州,与李全相互策应。这样,倒是让高俊一下子孤悬在淮河岸边,后方就要丢掉了。

一旦宋军拿下邳州,他们可以毫不费力的从那里威胁徐州,而金军主力刚刚在宿州被宋军击败,还在向徐州一带撤退,如果不能赶到宋军前面回到徐州的话,就会被宋军两头围堵,而不得不向西方撤退,至此则山东必然空虚。

也正因为如此,当毕再遇意识到强勇军和神劲军已经全军覆没的时候,就不再多花心思,而是继续向北挺进。

面对这种情况,太平军在邳州的留守人员得到高俊的命令之后,向东撤往海州,而毕再遇随即占据邳州,切断了还在淮河北岸的高俊与海州之间的联系。

高俊毫不示弱,决心封锁从大河运输的水路,截断毕再遇的粮道,形成了一个多重包围的局面。

但是他的对手似乎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毕再遇已经向临安朝廷发呈,让李全部迅速占领海州,然后粮食从张家港出发,运往海州,赡济各部。趁此机会,毕再遇可以继续北上,恢复山东。

尽管洪泽湖以东的方向出了很多差错,但是其他各路的反击连连得胜。在汉中的金军毫无疑问的溃败了,他们同时遭到四川主帅安丙和西夏嵬名令公的双重夹击。

而在京湖战场之上,安贞虽然是一代名将,可是却在蕲州城下损兵折将,湖北神武军、湖南飞虎军一应而上,扈再兴、孟宗政等名将闪耀其间,他们都不输于仆散安贞,双方打的有来有回。

孟宗政在枣阳重创了安贞部,但是由于后援不及,金军还是靠人海往大别山一线发展,切断了荆襄与江淮两个战场,此时的华中你来我往,胜败尚未可知。

而在两淮战场上,虽然在洪泽湖以东的区域,高俊连连得手,但是在洪泽湖以西,宋军精锐尽出,四路大军围攻宿州,青年军官国仇家恨。蒙古纲中箭,金军全面败退。

宿州是北伐的一个关键节点,拿下了宿州,向西可以攻打大宋旧南京归德府,进而图谋东京开封,向东则可以会师徐州,进军东平、济南,图谋山东。丢了宿州,再丢了徐州的话,那么山东门户大开,高俊的根据地就首当其冲。

在毕再遇写完他的呈文并且送往临安的同时,高俊也收到了何志也千里迢迢传来的信,李秉均在根据地总算是老实了些,今年的春耕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今年在荒地上种了不少棉花,可以开始着手棉纺织工业的事情。

密州一带遭到了叛军的进攻,但是在民兵的坚强阻击之下,敌军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率先进攻济南府,双方还在鏖战之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