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史弥远弄权政事堂(下)(1 / 2)

颠覆晚金 边郡箭手 3365 字 2020-01-10

一看到北方走私案居然牵扯到史弥远身上,费培一下子来了劲头:“下官这次就好好查查,来个顺藤摸瓜!”

林拱辰叹了口气,仰倒在椅子上:“老夫老了,恐怕也没几年阳寿了,遥想老夫此生,什么没办过,北虏千军万马之中也未曾胆怯。可如今人老气衰,却常怀忧惧,国家不振,我等之失啊。”

“林公切莫忧惧,应当为国颐养。”费培信心满满:“下官就算拼得了性命,也要赚下这史弥远狗贼!”

林拱辰摆摆手:“史相公私节有亏,固其然也,但是史相公心思慎密,行有见识,也不当诋毁。此番北虏南渡,满朝皆以为百年复仇之机已到,唯独史相公具言‘存金障蒙’之策,见识高明。我倒是担心,就算史相公死了,又有何人可代呢?”

这些话说的费培目瞪口呆:“这,这,中国养士三百年,何愁找不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非要倚仗这个有才无德的史弥远?”

“养士三百年……”林拱辰咀嚼着这个词,此时显得非常无力:“国朝养士三百年自然不假,然而其中果然有国士?老夫我所担忧的,尤其是理学。”

“理学?”费培更加吃惊了。

“朱仲晦先生固然心如明镜,义理精通,言行犹如万仞冰山,几近为圣人立言,然而其门人能近于此者,微矣。”林拱辰长叹一声:“如今世人言理学者,郑昭先、曾从龙二相公固然能矣,魏了翁、真德秀等也是君子,却也不乏庸碌之徒、冥顽之徒,史弥远略加拉拢,这干人就纷纷相应,哪里见朱仲晦的君子之风?百年后理学如何,未可知。”

“百年后事自有百年后人,且看如今,史弥远祸国乱政而君子屈抑,尤其是此辈畏战主和、祸害军旅,铲除此贼,换得个众正盈朝,也非不可。”费培还是不明白林拱辰为何此时倒显得畏首畏尾。

林拱辰再叹一声:“贤弟且去办吧,老夫疲累,想先歇歇。”

此时,被所有人关注的史弥远正在自家宅邸里养神,而三位身穿重服的大将恭立其前,分别是主管步军司公事王斌、主管殿前司公事彭辂和主管殿前司公事冯榯。

“殿岩重将,不需拘谨,都坐,都坐。”史弥远面色和善的叫三人坐下。

此时的史弥远五十多岁年纪,春秋尚盛,刚刚大权独揽的他也许是因为意气风发,竟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年轻些,面白中须,身形朗健,以至于一直有人传言,他能大权独揽,是因为和杨皇后有一腿。

这件事谁也不知详细,史弥远确实一路过关斩将,但凭借的是出色的官场嗅觉,他自己大概都不会猜到,按照历史的轨迹,此后他还要大权独揽二十余年,成为宋朝历史上罕见的权相,权势滔天,足以让巅峰期的秦桧都嫉妒的流鼻血。而且生掌大权,死尽哀荣。

而他屹立不倒的两大支柱,其中之一就在他面前——三衙管军将官。

三衙:殿前都点检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自北宋起就执掌全国禁军,位高权重,为国虎臣,而三衙的八位长官更是自号“管军八位”,比于政事堂的“政府八公”,是全国职业军人的顶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