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冉家之喜(1 / 2)

山下言 三千石桥 10296 字 2019-12-09

转眼又过去半年有余,帝阳城也是刚刚步入初春季节,全城上下和平安详,这天子平在府上读书,大哥子颜到幽王府上向幽王交代些关于寒山城石料的事情。忽然家中仆人扣门打扰说道:“三公子,屋外来个人说是从屠涯郡来的,说有封信交给主人。”

子平一听是屠山来的人便出门将那人迎了进来,这人他并不陌生,是老家冉府内的家仆公叔,子平连忙让这人进屋入座,问道:“公叔,家里现在如何了,虽我与父亲哥哥们常常书信来往,但是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家仆回道:“小公子放心即可,家中一切安好,不用挂念,老爷托老仆带话来说让小公子好好在帝阳生活,多向大公子学习请教。”

子平又问道:“那这次公叔来到帝阳城找寻大哥有什么事啊。”

家仆说道:“呀,这见到小公子一高兴差点把正事忘了,家中正是有些事情要请两位公子回去。”

子平心想,果真是家中出了大事,他刚要开口询问,但那家仆接着说道:“家中是有了喜事,咱家子安公子今年五月中旬便要大婚,老爷也想借此机会让两位公子回屠山好好团聚一番。”

子平一听心中大喜,子安虽是自己堂兄,但从小是一起长大,亲如孪生一般,子安大婚便是冉家这些年天大的喜事,于是叫府中仆人端上好酒好菜,与家仆公叔好好的喝了一番。

子安自从那焦山大寨回来后,休整几日后便跟着叔父冉宁来到夏侯铭府上谢罪,其谢罪原由就是因为起初子安假扮劫匪时射伤夏侯铭的那件事情。这其实夏侯铭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如今他只是想借这个机会见识见识这个身闯虎穴的年轻人。那天子安身穿一件银色袍子,中间扎着一副犀角带,这一身利落整洁,也显得更加高大魁梧,他伤了的左眼也蒙着一个银色眼罩,这眼罩是回来之后子雄送给他的,起初冉宁想找人给子安配一只义眼,但是子安婉拒了,说只有知道自己没了只眼睛,便能警告自己天下依旧有罪孽未除,故作为固守社稷之辈更要时刻警醒。

叔侄二人来到夏侯府上,子安见到夏侯铭单膝跪下想要谢罪,夏侯铭快步将子安搀起说道:“我侄儿何罪之有,子安为我屠山黎明百姓解决了那焦山大患,我应该拜谢子安才是。”说罢便要低身作揖,子安见状连忙扶住,这一老一少便挽手一同走进府内正堂。

夏侯家的千金夏侯琼知道那天家里来了客人,也知道来得客人是子安,便心生好奇。她并未见过子安长得什么样子,只是听周围闺蜜讨论过此人,说子安身长八尺有余,魁梧的如同狮虎一般,长得也像凶神恶煞样,还瞎了只眼睛,若不是如此,为何此等英雄怎么这个年纪还未曾婚配过。夏侯琼起初也不相信,但是周围伙伴说的跟真的一样,夏侯琼这时年纪也正值十八九,好奇心正盛,于是便想借着子安上门的这个机会瞧一瞧这个传说中的屠山好儿郎到底是什么样子。

夏侯铭安排子安和冉宁二人在府上用饭,桌上饭菜只是些家常便菜,这是冉宁特地嘱托的,不要讲究什么排场,几十年的风雨交情,今日上府便是叙叙旧,喝喝酒而已。夏侯铭也是照做了,这样几人也显得轻松快活,不受拘礼。

三人吃食片刻酒过三巡,就讨论起屠山郡以后走向如何,冉宁身负守疆大任,手握南疆军为大黎死守边疆,而这些年来南边的蛮越蠢蠢欲动一心想渡河北上,这就是冉宁最为担心的。可北边也时常不得消停,北胡常常因为来往贸易与中原商客起冲突,年年都有几百人因为些小事丧了命,所以近几年来大黎看似平静,但是南北问题十分严重不容小觑,也多亏朝廷拥有一批忠臣良将小心经营才保得平安。

夏侯铭问冉宁如何才能解决南疆如今的问题,冉宁说道:“我在帝阳城时与圣上交代过这个事情,南疆屠山这个地方地形狭长,若只是由这几万人守着甚是困难,于是我向圣上建议这边疆全民皆兵的话,便可以初步解决这个问题,每家每户有条件的话每年农闲时节派出壮年男子到官府报道练习,虽然起初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在关键时候便可大有作为。”

夏侯铭听后看了看子安,问子安有什么看法,子安接着冉宁的话说道:“叔父所讲的的确是一个好法子,但是这件事情也有利弊之分,如果这样做必将为当地郡府带来很大的支出负担,如果准备的不充分,恐怕会适得其反。”

冉宁听子安这么一说,点了点头,夏侯铭会意到其中意思,说道:“为国家效力之事,我夏侯铭定义不容辞,若柏夫兄所说之事只是因为钱和人的原由解决不了,我定想方设法去解决,只要能保得屠山上下一片平安,这种困难不足以为忧。”

冉宁听后,举起酒杯说道:“贤弟如此言说,我冉宁心中甚是感激,若是真有困难的话,怎能只让兄弟你一人承担,到时你我二人共同出力来保这江山社稷。”说罢将酒一饮而尽。

这时夏侯琼和两个小丫鬟经过屋外,听闻屋内几人说话声音,便悄悄趴在门缝偷看,她想瞧一瞧来的那个子安是否真是长得像周围人所说那样长相凶猛,她趴在门缝,却只是看见屋内子安背向她坐着,看不清正脸,便又向前凑了凑,身后的那两个小丫鬟不知小姐在看些什么,也要向前去瞧一瞧,于是三人便挤了一下,这一挤不要紧,这房门本就虚掩,于是这三人呼的一下拥进了屋里。

屋中夏侯铭,冉宁,子安三人被这一幕吓了一跳,子安猛地起身回头,便看见夏侯琼趴在地上,夏侯铭见是自己女儿无礼闯入,便是又恼又怒,说道:“琼儿,你怎能如此无礼,你没见到父亲正在与你伯伯等人商量事情吗!”

子安一听摔在地上的这个姑娘是夏侯家的千金小姐,便俯身将夏侯琼轻轻扶起,夏侯琼抬头看见子安,便是一惊,心想这众人口中的冉家子安并不是他们所说的如此凶狠啊,这年轻男子长得棱角分明并颇有些英俊,只不是左眼带着一个银色眼罩罢了,夏侯琼起身,又发现这个男子却是如此高大,她仅仅才到子安胸口部分。自从前几年夏侯琼来到屠山郡就很少与外人来往,而如今见到这样浑身散发着英气的男子,心中不免有些慌乱。

夏侯琼身后的两个小丫鬟见这个状况,便姗姗退下了,冉宁见这面前少女是夏侯铭的女儿便大笑道:“贤弟,我记得上次见我侄女还在襁褓之中,这一晃快有二十年了,如今长得如此落落大方,美丽动人,贤弟真是好福气啊。”

夏侯铭回道:“柏夫兄不知,我这女儿也是这几年才来我这里的,以前在老家与她母亲一起生活,可这几年我那内人身体有些不适,我便将这母女二人接到我这里来照料,姑娘家家的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今天让兄长见丑了。”

冉宁挥挥手说道:“贤弟你可知否,我冉宁一直想要个女儿,如今见府上有如此千金,我真是好生羡慕啊。”回身便问夏侯琼:“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姑娘你叫琼儿是吧。”

夏侯琼心中还在寻思子安,被冉宁忽然这么一问就被打断了,于是连忙点头。

夏侯铭则也在一边看着子安,心中觉得这个年轻人甚是稳重可靠,虽说冉家几位公子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相对而言子安比较负责顾家,大哥子颜有一年回到屠山郡,来看望夏侯铭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为何子颜在千里之外的帝阳城可以放心大胆的做自己想做的没有顾虑,主要是因为屠山老家有子安照料,这个家只要有子安,子平子雄两个弟弟就会有依靠,父亲冉宁就会有一个好的帮手。所以夏侯铭对于子安的印象也是甚好,他也知道子安一直忙于军中所以年纪已经到了二十四五,也没有婚配。

这天晚上,冉宁和子安便告辞离去,夏侯铭一人在府中花园散步溜达,他看见女儿坐在园中假山下发着呆,于是夏侯铭走了过去说道:“琼儿,这天气虽说是入了春,但还是有些寒风,你坐在这里怕是会着了凉。”说完将身上袍子脱下披在夏侯琼身上,夏侯琼一愣,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回头冲着父亲笑了笑,夏侯铭看见女儿这一笑,还漏出了两个小虎牙,便摸了摸夏侯琼的头说道:“琼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在想些什么,你在想那白天来的那个冉家年轻人是吧。”

夏侯琼瞪了一眼夏侯铭有些不好意思的嘀咕一句:“爹,你看你说的。”

夏侯铭叹了口气,这时夏侯琼接着问父亲:“父亲,你跟那个子安很熟悉吗?”

夏侯铭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将子安这段时间的遭遇简单的讲给了自己的女儿,虽然只是寥寥几句,夏侯琼却是听得入迷。夏侯铭见女儿这个模样,便问道:“前些年来,有不少名门子弟书香世家来上门提亲,琼儿你却都不相中,那为何这子安却让女儿如此上心啊?”

夏侯琼低声说道:“父亲,你没看见这个男人的身上散着光吗?”

夏侯铭听见后,不说话了,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几日后的傍晚,子安还是像往常一样找到子雄切磋武艺,虽说这个时令还是有些寒意,但是二人依旧裸着上身拿着被磨钝了的木枪比试,不出两炷香的功夫,这二人便已经是大汗淋漓,浑身上下冒着热气,于是二人只是披了件袍子就坐在院中央歇息。

子雄拿出一个水壶,喝了一口,又将壶递给了子安然后说道:“大哥,那夏侯叔父家的琼儿你感觉如何?”

正在喝水的子安看了子雄一眼,子雄接着说道:“别误会啊,这是父亲让我问的。”

子安咳嗽一声,这往下咽的水猛地一下子呛住了,子雄见这个样子,拍着子安的后背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看这个样子,大哥是往心里去了,也好我这就告诉父亲去。”说罢子雄便起身,子安一手抓住子雄的胳膊说道:“小弟,别闹了,人家是千金小姐,我等皆是军中莽夫,怎能想比。”

子雄连忙回到:“大哥你说这话就不对了,咱们虽身在军中,但是干的都是保家卫国之事啊,虽说我书读的少,但我还是知道自古配英雄,再者说大哥你是屠山这一片出了名的英雄豪杰,有何配不上那夏侯家的千金小姐啊。”

子安一听,便又问:“叔父果真让你问我来了?”

子兄说道:“千真万确,大哥,真是父亲让我来问你的,起初我还不愿意,但是父亲说了,只要大哥你成了亲,我有了嫂嫂,明年父亲就替我张喽婚事,要不然我可不愿意传这些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