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12 发新书(1 / 2)

武侠之父 梵说 3520 字 2019-12-08

“于先生,请问您的这个笔名于中堂是由何而来,中堂,中堂,难道是一种官职?”

“对啊,这个笔名特别朗朗上口,气势也很足,让人印象深刻,莫非是令师金梁特意帮您取的?”

“于先生,为什么您的第一本《柴刀记》发布会时令师金梁没有出席,这本《无殇剑》依然没有出席?”

首都崇文店,新《无殇剑》发布会现场,记者云集,粉丝近千,舞台上精心打扮过的郑文翰帅气逼人,意气风发。&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举手投足一股明星范儿。

但是这些记者的问题却是让他听着不特别舒服,十个问题里,倒是有八个问题是关于师父的。是,师父是厉害,对自己也很照顾,可是今天是我郑文翰的新发布会啊?!

深吁了口气,调整情绪,笑答道:“说起这个笔名,倒是跟师父没关系。我之前跟两个朋友一起租住了一套三居室的小公寓,并排三间,我住在最中间。应师父邀稿创作《柴刀记》时,全部二十几万字的稿件都是在那间卧室里完成的。所以这个笔名其实就是说这本‘写于中堂’,略了个‘写’字,就成了于中堂。只求朗朗上口,原本没那么多讲究!”

台下记者、迷一片恍然。

咔嚓咔嚓声中,他又道:“其实师父不出席,我特别感谢他。大家应该都知道,师父要管理影视工作室、武侠杂志、小说连载……特别特别忙。抽空帮我斧正指点作品已经感激不尽了,再劳烦他出来站台是万万不敢的。而且,换一个角度看。这也代表着师父对我本人以及我作品的一种信任,无需沾用他的人气,也能在出版市场上杀出一片天来,也能获得广大友的喜欢!创作的路上没有捷径,一切靠实力说话,这是师父时常教导我的。”

台下响起了一片鼓掌叫好声。

突然有记者插口道:“二十六万字的《柴刀记》还在全国畅销月榜上挂着,二十九万字的《无殇剑》便宣告上架开售。武侠圈和出版界里一直盛传令师金梁是从不拖稿的速度狂魔。这样看起来你也不遑多让啊。只是我这些天在一些武侠小说耆老人物的访谈中,听到了一种说法。说其实无论《柴刀记》也好《无殇剑》也罢,实际上都是金梁先生想要开拓武侠新路子的一种大胆尝试,而你,只是被他推到台前的捉笔人。”

“一派胡言!!!”

郑文翰瞬间气得脸皮子都在哆嗦。这种说法他不是没听过。他做人看似随便,什么狐朋狗友的都可以在一起搂着脖子喝,哥哥弟弟的能从头嚎到尾,但在个人才气方面还是特自傲的,所以第一次看到相关报道时差点没气吐血!

好在他心里对邓铮足够尊重,才没有着这记者的道,飚出足以上头版的气话来,只咬牙道:“师父……确实提出了不少高屋建瓴的看法,帮助我规避了一些创作雷区。但那都是在我的初稿完全写好之后。捉笔一说,不仅侮辱了我,更侮辱了师父。以他现在的地位,如果要进行新风格尝试,还需要提前找人捉笔?在此,我特别声明一点,以后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及报道,烦请核实清楚再出现。否则,我不介意诉之于法律。”

*************

“文翰这真是被气到了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