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信心满满(1 / 2)

“吴老师,你刚才说的这些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还好我没有盲目的搞起牛蛙养殖,若不然的话,一定会走很多的弯路,肯定亏死了。”

“不过现在有了您这位技术专家来指导我们,我们一定能把牛蛙养殖做成功。”

张成信心满满的说道。

“技术我会教给你们,这一点我毫无保留。”

“可是如此大规模的牛蛙养殖,将来一旦出栏,可就不是几千、几万斤的事情了,而是几十万斤的出栏量。”

“你的馋嘴蛙小吃,能够吃得下嘛。”

“毕竟清河县就几十万人口,野牛洼也不会那么快消耗完,一年可能消耗不了那么多牛蛙的。”

吴老师有些担心的问道。

“吴老师牛蛙的销路这你你不用担心,清河县的牛蛙小吃现在虽然基本上已经饱和了。”

“不过现在我已经在苏城开始布局了。”

“实不相瞒,前段时间,我把赚到的钱都拿去苏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买地盖市场去了。”

“那里以后可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工业园区。”

“我估摸着几年后,那里会有数万名外来工人,而且都是年轻人,在外资工厂打工,工资又高,自然爱消费。”

“馋嘴蛙、怪味田螺这些东西正好符合年轻人的胃口。”

“别的不说,就我那个市场,一天至少就能出上千斤的牛蛙,一旦回本我就在苏城铺开。”

“以目前桃源村的养殖能力,几十万斤牛蛙我吃得下,而且很可能还不够。”

“我觉得啊牛蛙养殖往后可不局限于桃源村,等这个模式成熟,可以拓展到其他村。”

张成信心满满的表示道。

“看来,你对自己非常的有信心。”

“年轻人就是思想不一样,要是全中国的男儿都像你一样敢想敢干,咱们就能早一点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

吴老师非常满意张成的回答。

“一年咱们村就能出几十万斤牛蛙,那一年下来,村里岂不是能赚几十万?”

“要不了几年,咱们村可就都变成万元户了啊。”

“有搞头啊,张成、吴老师,我感觉我们还可以发动村民多开闸一些池塘,把产量搞到100万斤一年。”

“这样大家伙赚得更多。”

村长两眼放光提议道。

“万福叔,咱们村池塘已经够多了,目前没有必要开闸,决不能拿良田来改造成池塘。”

“我们现在是第一次养殖,并没有经验。”

“村民都边学习边进步的,要是扩张太过迅速,一旦资金跟不上,或者村民们管理不到位,技术不到家。”

“到时候好事就变成坏事了,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胖子的。”

对村长的提议,张成并不赞成。

“张成说得对,村长啊你一定要告诉那些村民啊,不要开挖新的池塘了,每家两到三个池塘左右就够用了。”

“同时你还要告诉村民们,第一年主要是学习技术为主,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扩大规模。”

“牛蛙成长很快的,一旦变形完成,真正变成幼蛙之后,每天的饵料是很惊人的,成本是个问题。”

在村里,和村长一个想法的估计不在少数,吴老师提前给村长打了个预防针。

“吴老师是你尽管放心吧,我会如实通知下去的,绝不让他们擅自开挖新池塘。”

“谁要是不听话,就给他们养了。”

村长一脸认真地说道。

“吴老师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你跟我回去吧,到我家去休息。”

“咱们农村条件不好,可就委屈你这位省里来的专家了。”

张成苦笑着说道。

当吴老师看到张成院子里已经铺了水泥地板,而且房子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他却非常的开心。

“这条件很好了。”

“我们的主席当年在延安干革命的时候,还住窑洞呢。”

“伟人都能住得,我怎么住不得,我本来就是农村的孩子啊。”

“你不用担心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