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理论值的95%以上(2 / 2)

有一天,徐占龙发现备用能源舱的某个关键部件,在更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兼容性问题。

“怎么会这样?新部件明明是按照最新规格设计的,为什么会与原有系统产生冲突?”

徐占龙焦急地查看着错综复杂的电路图,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整个能源系统都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就在这时,张恒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

他神情凝重地察看了问题部件,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的眼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我明白了!这个部件的接口规格,其实是旧系统留下的‘遗产’,我们不能简单地更换,而是要在新部件上,模拟出一个‘转接头’……”

在张恒的指导下,徐占龙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一场精细入微的“外科手术”。

他们用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在新部件上精准地制作出一个个微型“转接头”。

再经过反复的测试和调校,新旧部件终于完美地衔接在了一起。

又有一次,叶森发现“诺亚”系统在升级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罕见的“死循环”。

无数个自我修复的子程序,开始无限制地相互调用,导致整个系统陷入了“永动”的怪圈。

“这种情况,就像是‘免疫系统’突然失控,开始‘自噬’身体的其他部分……”

叶森一筹莫展地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再这样下去,“诺亚”系统恐怕会因为过载而彻底瘫痪。

张恒紧盯着屏幕,飞快地浏览着成千上万行代码。

错综复杂的算法被一点点梳理成了清晰的脉络。

“找到了!问题出在这个‘互斥锁’的设置上,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抢占’和‘释放’的规则……”

在张恒的指引下,叶森迅速定位到了“死循环”的源头,并开始重新编写“互斥锁”的算法。

“死循环”终于被成功破除,“诺亚”系统重新恢复了生机,并展现出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自我修复能力。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奋战,“生命方舟”号终于披上了一身崭新的“战甲”。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为了确保修复的成果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张恒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一系列严苛全面的测试。

首先,是硬件系统的“体能测试”。

在徐占龙的主持下,一项项精心设计的测试方案,在“生命方舟”号上依次展开。

“量子雷达阵列的探测距离,要达到理论值的95%以上……”

只见甲板上的巨型阵列,开始缓缓旋转。

无数看不见的电磁波,如上百只敏锐的“触角”,在海天之间不断探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