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新材料的反射系数(2 / 2)

“同时,结构的振动噪声也需要严格控制,我们要搭建水声测试平台,系统评估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及其辐射噪声,进行主动和被动的振动控制。”

陈铭衡补充道:“主动干扰系统的测试将更加复杂,我们不仅要评估系统的辐射声场性能,还要测试其抗干扰能力。”

“要在近场和远场设置大量的接收传感器阵列,精确测量系统辐射声波的方向图、频谱和功率。”

“要模拟各种复杂电磁环境,考察系统在干扰和对抗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

要着重测试其抗干扰、抗欺骗的能力,确保其在电磁对抗中的生存能力。”

“还要测试系统的容错性和强健性,通过故障注入和极限工况测试,评估系统的失效模式和故障恢复能力,提高其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可靠性。”

张恒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大家提的测试项目非常全面,体现了我们‘系统工程’的理念。”

他总结道:“除了各个子系统的性能测试,我们还要重点开展系统集成测试。”

“‘织女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材料、结构、控制、信息等多个领域,只有各个子系统无缝配合,才能发挥整体的最佳效能。”

“因此,我们要搭建一个实船集成测试平台,把隐形材料、仿生结构、主动干扰系统集成在一个实际平台上,开展全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联调联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还要高度重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海量的试验数据,蕴藏着优化设计的金钥匙。

我们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指导技术的迭代优化。”

大家纷纷点头,对张恒的总结表示赞同。

在完善“织女星”隐形方案的同时,测试验证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张恒亲自督战,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测试一线。

首先进行的是隐形材料的性能测试。

在材料实验室内,徐占龙和他的团队正在对新研制的智能隐形涂层进行力学性能评估。

高压釜、拉伸机、冲击台……

各种先进的测试设备日夜轰鸣,全方位考验着材料的极限性能。

“这批样品的抗压强度比上一代提高了20%,断裂延展率也有明显改善。”

徐占龙一边分析测试数据,一边向张恒汇报。

“但在低温冲击测试中,部分样品出现了微裂纹,需要进一步优化材料配方。”

张恒凝神思考片刻,提出建议:“不妨在基体中增加一些自修复基因,赋予材料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同时,在成型工艺上也要下功夫,尽量减少内应力,提高材料的均匀性。”

在声学实验室内,隐形材料的声学性能测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林森正在调试一台大型水声测试系统。

巨大的测试水池中,各种形状的测试样件整齐排列。

高灵敏的换能器阵列环绕在水池四周,记录着材料在不同入射角、不同频率下的声学反射特性。

“0到15度入射角范围内,新材料的反射系数比传统材料降低了5到8分贝,隐身效果非常显著。”

林森兴奋地分析着实验数据:“但在15到30度范围内,改善效果还不够理想,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微观结构设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