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恕我不便透露太多(2 / 2)

两位科学家你来我往,侃侃而谈,很快进入了专业的探讨。

希尔和张恒的团队成员,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双方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气氛十分热烈。

“各位,我们边说边做吧。”

张恒突然提议:“我们可以用我们最新研制的脑电信号采集设备,做一个现场演示,大家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它的性能,也许能激发出一些新的灵感。”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张恒带领大家来到实验室,只见一个志愿者已经躺在检测椅上,头上戴着一顶镶嵌着密密麻麻电极的“帽子”。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参数,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实时反映着受试者的脑电活动。

“我们这套设备,采用了256通道的干电极阵列,能够实现全脑覆盖,高密度采集。”

张恒自豪地介绍道:“同时,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自适应噪声消除算法,能够有效去除眼电、肌电等伪迹,大大提高了信号的质量。”

布莱恩凑近屏幕,仔细观察着各种波形。

他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赞叹之色。

“了不起,了不起!”

他由衷地说:“你们的设备,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都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特别是这个动态噪声消除算法,想必是你们的独门秘籍吧?”

张恒神秘一笑:“布莱恩博士,您太谦虚了,这个算法,其实是我们借鉴了您两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再加以改进的,您在信号处理领域的建树,我们一直都在学习。”

“哈哈,原来是我自己挖的坑,自己跳了进去!”

布莱恩哈哈大笑:“看来,我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你们啊。”

就在这时,希尔突然插话:“张博士,你们的算法,具体用了哪些改进?能否赐教一二?”

张恒尴尬地笑了笑,委婉地说:“不好意思,这个算法涉及到一些核心机密,恕我不便透露太多,不过,我可以跟您分享一些大致的思路……”

希尔正欲追问,布莱恩连忙拍了拍他的肩膀,用眼神制止了他。

布莱恩清楚,在合作中,要尊重对方的商业秘密,给彼此留有余地,才能建立起真诚互信的伙伴关系。

接下来几天,双方围绕脑机接口的信号解码、模式识别、控制策略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所有人都各显其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一个个设想和构想,在头脑风暴中激荡碰撞,催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案。

在讨论的间隙,布莱恩也没忘了旁敲侧击,试图打探张恒研究所的一些内幕。

“张博士,贵研究所的成果如此丰硕,一定得到了上层的大力支持吧?能否透露一下,你们的研究经费,都是从哪些渠道来的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