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巩汉来了(1 / 2)

高老大的妖孽人生 骑驴 3931 字 10个月前

牛建军这才有时间和高义说几句话。

“老板,这是文丽,也是夹皮沟的。”

“文姐你好,我是高义。”

文丽是那种典型的燕京大妞,说话十分豪放,根本没有那种扭捏的样子。

“你好老板,牛建军都跟我说了,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

“说这些干什么,都是同志。”

文丽笑了起来。

“这是最近的账目,您看看。”

高义搭了一眼,账面上竟然结余了三万多块钱。

高义曾经记得一个采访,李成儒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王府井开了一个八百平方的服装卖场,据他自己说,日营业额在50-60万之间,年营业额在两亿左右,每年收入超过了千万。

而李成儒的营业员月收入多少钱?五千起步!

您没看错,八十年代末,一个月收入五千起步是什么概念?李成儒一个员工一个月能赚别人一家一年的工资。

就是这么恐怖,就是这么离谱,这个年代没有离谱,只有更离谱,到处都是黄金,到处都是吃不上饭的人。

这个数据应该不会是假的,因为李成儒亲口承认,并且有人佐证了的。

高义算了算,他的日营业才万把块,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啊。

当然,198年的一万块,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九十年代一个四合院没个三五十万拿不下来。

高义回家吃早饭时,一封电报搅乱了高义的心。

“巩于晚九点火车抵京。”

巩汉要到燕京了。

高义一拍额头,正主都到了,可他的小品本子还没写完呢。

哪怕一车古董到了,高义都没出门,而是在书房内搜肠刮肚的想当年的小品内容。

刘好君拒绝了高义再次留宿的要求,坚决回学校住。

高义到火车站,举起纸牌字,上书:连海巩汉。

高义认识巩汉,他那张脸,不管是二十岁时,还是五十岁时,高义都能一眼认出来。

“巩老师你好,我是高义。”

巩汉二十多岁的年龄,比高义大几岁,身材比较瘦小。

“哎呀,你好高老板。”

两人寒暄了会,高义骑上自行车,把巩汉带到了刘安还没开业的小旅馆,随便找了间屋子。

高义接过刘安递过来的猪头肉和酒瓶子,说了声谢谢。

高义展开牛皮纸,给巩汉满了一茶碗酒。

“高老板,有几个外商公司的人找到我,说有人想和我合作,我当是谁呢,没想到高老板这么年轻。”

“巩老师在连海曲艺团工作?”

“是啊,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我这个人的?”

“以前有机会听过您的二人转。”

“是吗?我唱过二人转吗?”

“您没唱过吗?”

“您就当我唱过吧,不知道高老板找我什么事?不过先说好哈,我不走穴。”

所谓的走穴,旧时指江湖艺人来回游走、身无定所的演出,现在指的是有单位的表演艺术家私自下海赚钱,走穴流行于八十年代,盛行于九十年代。

“巩老师,您可是表演艺术家,怎么能干走穴的活呢?”

“那你找我什么事?”

“咱俩合作一把。”

“哦?怎么合作?”

“我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小品本子,你看看喜欢不喜欢,先说好,如果你想拿回去在你们单位演,这事免谈。”

“我看看。”

高义把剧本递了过去。

“我去,这也叫小品本子?格式都不对。”,巩汉嘀咕了一声,耐心看了下去。

过了半天,巩汉看完了,问道:“剩下的呢?”

高义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在我脑子里。”

“拿出来呀。”

“巩老师,您来搝。”,高义憋着笑说道。

“我搝不了啊,你得拿给我。”,巩汉哈哈笑了起来,“好了,不闹了,半截剧本的事情很常见,我们都能理解。”

巩汉主动端起茶碗和高义碰了一杯。

“高老板,您先说说您的目的。”

“广告。”Xιèωèи.CoM

“广告?在哪?”

“小小的纸儿啊四四方方啊;东汉蔡伦造纸张啊;南京用它包绸缎;北京用它来包文章啊;此纸落在我的手;张张包的都是栗子香啊;要问这栗子哪里来,鲁中高师傅妙手炒啊。”

巩汉恍然大悟,“炒栗子?高师傅糖炒栗子,有这个产品?”

高义点了点头,“有,我家的产品。”

巩汉没有说话,自顾自的喝了口酒,心中不断思索。

“你想让我上中央电视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