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 / 2)

朱大典本能地将眼睛一闭,旋即,心中冒出一股用鞋底儿踩死蟑螂般的舒爽!

过瘾,真他娘的过瘾。

他以前只听说过,天启二年二甲进士卢象升文武双全,能挥舞一百四十斤的青龙偃月刀绕场两周,面不改色。(注:卢象升天生神力,且好武成痴。在家人逼迫下才考取了文进士。后因以文官之身血战建奴而在官场上快速高升。最后遭到太监高起潜和关宁铁骑的联手坑害,战死沙场。)

却从没听说过,用来衡量考生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青龙偃月刀,真的可以当做兵器来作战。

此番看到韩庆之象拍蟑螂般,将一名倭将拍了个稀烂,朱大典心中的兴奋,瞬间就超过了恐惧。

“噗——”街道口,又传来了第二记沉重的声响。朱大典定神看去,目光穿过重重叠叠的身影,恰看到又一名倭寇头目,被韩庆之给拍烂在地。

其余倭寇嘴里发出一声尖叫,纷纷调转身形,撒腿逃命。而跟在韩庆之身边的武科考生们,则呐喊追过去,从背后将倭寇挨个放倒。

“大伙互相照应,沿着街道向南推,一直推到南城门。”韩庆之举起血淋淋的青龙偃月刀,高声提醒了一句。Xιèωèи.CoM

随即,将青龙偃月刀扛在肩膀上,迈开大步,喘息着跟身边的考生们并肩追杀倭寇。

用青龙偃月刀拍倭寇,利落的确利落,可是这玩意实在太沉了。饶是他膂力过人,接连拍扁了十几名倭寇,还跑了这么远的路,也有些吃不消了。

然而,眼下街道上处处大门紧闭,他又到哪去找合适的兵器替换?所以,即便累得呼吸声越来越重,他也只能换个姿势死撑。

“韩千户用这个,我刚才在街上捡到的。”跟在韩庆之身侧的一名三十多岁考生,以前做过镖师,从呼吸声中,听出韩庆之的体力损耗严重,犹豫着将手中秋水雁翎刀的刀柄递了过来。

“多谢!”韩庆之扭头看了看,却没有立刻接受对方的好意。

青龙偃月刀做兵器不合格,在凝聚和鼓舞军心方面,却相当于一面战旗。他可以确定,自己先前挥刀疾呼,之所以能聚集起上百名考生,就是因为这把刀背后所代表的忠义精神。

而自己既不是考生的们上司,又记不住每个人的面孔,大伙却默认了自己拥有指挥权,这把青龙偃月刀也功不可没。

“韩千户,我们,我们哥俩帮你抬,抬刀。”身体另一侧,又传来了其他人的声音。韩庆之循声扭头,恰看见最近今天住在自己相邻宿舍的王奎和王安兄弟俩,各自拎着一只考教力气的石锁做兵器,大步追了上来。

这哥俩的父亲,是一名战兵百户。所以二人长大后都子承父业,进入军中吃皇粮。

但最近几年,朝廷的军饷从来就没定时发放过,并且即便发放下来也不会足额。光凭着家里头那点土地收租,日子越过越差。哥俩一合计,就把出路放在武科上。

大明的武职地位虽然远不如文职,但百户好歹也是官身,所以,凭借父亲的人脉和自身的本事,哥俩顺顺当当地,就取得了乡试的资格。

只是到了乡试这一级,他父亲的人脉就有些不够分量了。王家哥俩知道自己策论水平只能保证语句通畅,武艺水平也只占了天生力气大,所以,干脆灵机一动,在进了考场第一天,就把心思放在了广交朋友上。

哥俩心里头盘算得很清楚,武举人哪怕考不上进士,只要肯进入军队吃皇粮,也是百户起步,千户十年之内可期。

在考院封闭时交上的朋友,哪怕二十个里头能出一个武举人,将来哥俩当中一个投奔过去,一个留在家里继承父亲的职位,就能保证王家不至于家道中落。

而万一走了鸿运,结交上一位武进士,哥俩之一投奔到此人麾下,说不定能保证王家跟着水涨船高。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王奎和王安哥俩一门心思交朋友,当然不会错过住在他们附近宿舍的韩庆之。而韩庆之这一年多来,杀得倭寇人头滚滚,名声也早就传遍了整个福建。

结果,双方在策论结束,武科各项考试还没开始期间,互相一通名姓。王家哥俩立刻就知道机会来了。

别人考得考不上武举人,的确很难说。如果韩庆之落榜,肯定是主考官眼瞎。

别人即便在乡试中名列前茅,如果会试那关通不过的话,想做上千户职位,还得经历数年打拼。而韩庆之,现在就已经官居“试千户”。考中了武举人之后,去掉那个“试”字,肯定十拿九稳。

所以,王家哥俩在策论结果没出来之前这两天,可是拿出了全部诚意,跟韩庆之交往。

而韩庆之,也正为麾下人才匮乏而发愁,心中存了通过参加武科考试,网络一批基层军官的心思。于是乎,双方就一见如故!

先前在考院当中,韩庆之举刀一呼,王家哥俩毫不犹豫就带头表示要与他共同进退。

此刻,听到镖师李方锋建议韩庆之更换兵器,王奎和王安哥俩,立刻就明白了,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各自的价值。

冲到前头替韩庆之开路?就凭着石头这把一百多斤的大石头锁,恐怕没等砸到倭寇,先得砸了自己的脚拇指。

更何况,那样做,也会抢了韩庆之的风头。

而帮着韩庆之扛刀,则既安全,又能保证哥俩将来的风光。

毕竟,《三国演义》里提起关老爷,就会提起帮他扛刀的周仓。

如果今天杀退了倭寇,过后福州城的父老乡亲问起,谁帮韩千户抬刀?他们哥俩的名字,肯定会应声而出!

接下来发生的事实,也正如王奎和王安兄弟俩预料。

看到这几天跟自己称兄道弟的王家哥俩,各自拎着一把石锁跑了这么远,却面不改色,韩庆之立刻笑着将青龙偃月刀交了过来,“多谢了,兄弟!待杀退了倭寇,韩某请你们去临风楼吃酒!”

“好嘞,我们哥俩就等着去叨扰韩千户了!”王奎和王安兄弟俩,将石锁朝地上一丢,一个上前接刀,另外一个,则腾出双手,随时准备作为替补。

“举高一些,就当是咱们的战旗!”韩庆之通过石锁上面刻的分量标记,判断出王家哥俩都是纯粹力量型战士,笑着低声吩咐。随即,转身从镖师李方锋手里接过秋水雁翎刀,再度高举过头“向南推,倭寇外强中干。夺回南城门,然后瓮中捉鳖!”

“向南推,向南推!跟上韩千户,夺回南城门,然后瓮中捉鳖!”王奎将青龙偃月刀高高举起,王安则扯开嗓子将韩庆之的号召大声重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