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郑一官的旗舰,乃是去年从韩庆之手里购得的那艘北欧盖伦。作为大航海时代最经典的设计和风帆战列舰的先祖,此船航速在顺风时能跑到每个时辰七十余里,因此,即便先送陈永华回了福州,赶到定海屯时,也跟韩庆之走了个前后脚。(注:盖伦船顺风航速能超过10节,即每小时18.52公里。一个时辰为两小时)

对于郑一官的到来,韩庆之当然举双手欢迎。

此人非但刚刚亲自率领兵马,帮他扫平了骆驼岛和宝珠岛,将战功、缴获和俘虏免费相送。并且还即将成为定海船坞和定海炮厂的第一批客户。享受一下vip待遇,理所当然。

而以韩庆之在上辈子所积累的经验,闭门造车,向来容易走歪路。只有将产品投放于市场,及时接受客户反馈,才能让研发、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进而达成良性循环。

所以,郑一官刚走下座舰,就享受到了定海商行的最高待客礼遇。安置在定海商行院墙后隐秘炮台上的四门佛郎机,齐齐对空开火。足足放了三轮空炮,才停止了射击。

还没等郑一官从礼炮所带来的震撼中恢复清醒,郑九斤已经带着三名白发苍苍的宿老,抬着红色的酒坛子和白瓷大碗,快速迎至。每个人倒了满满一碗酒,为贵客洗尘。

郑一官乃是海上大豪,连干四碗女儿红,当然不在话下。待他将最后一碗酒喝见了底,又有二十几名壮小伙,抬着一只刚刚烤好,表面冒着油光乳猪,请他切第一刀。ωωω.ΧしεωēN.CoM

乳猪皮脆肉酥,只是略嫌油腻。郑九斤心思仔细,又迅速命人端来了两杯冒着寒气的紫红色饮品,一杯奉给了郑一官,另外一位则递给了韩庆之。

“此为何物?喝上一口,简直让人浑身上下的毛孔都快炸开了。”饶是郑一官家资百万,也很少有机会喝到冰镇的酒水。因此,立刻笑着询问。

“是沐王府赐给韩守备的玫瑰露,一直放在冰柜里。韩守备知道您要来,特地提前派人交代我等,拿此物来给您尝个新鲜。”郑九斤早有准备,笑着低声解释。

“原来是放在冰柜里冰过的。”郑一官恍然大悟,随即,又轻轻叹气,脸的失望无法掩饰。

“怎么,郑兄不喜欢冰过的味道。九叔,让人把玫瑰露用温水,给郑将军再调一份过来。”韩庆之不知道郑一官为何失望,笑着向郑九斤吩咐。

“不必,不必,贤弟误会了。”郑一官顿时意识到自己失态,赶紧笑着摆手,“海上折腾了两天一夜,能喝到如此清凉爽口之物,愚兄怎么可能不喜欢。只是贤弟有所不知……”

又笑了笑,他轻轻摇头,“是愚兄贪心了。海上出行,十天半个月算短,一两个月不下船也不稀罕。能喝上一口没发臭的清水就已经是妈祖赐福了,哪里找得来冰?”

“原来如此,郑兄怎么不早说。”韩庆之闻听,立刻笑着摇头,“我送你一台制冰机就是。你船上可有机灵点的厨子,一会儿随九叔去。让他带着去搬制冰机,顺便学习如何制冰。如此,非但你在海上随时可以制冰解暑。甚至可以在船上做一间冰室,专门用来储藏冰块和清水。如此,非但清水臭得会慢一些,冰块融化之后,还能又多一份清水出来。”

“制冰机,天下还有此物?”郑一官听得两眼滚圆,惊叹的话脱口而出,“我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快去,快去,不用找厨子,大宣,你去跟着九叔学。”

“是!”作为郑一官的心腹爱将,施大宣丝毫不觉得当厨子有何对不起自己的身份,上前半步,毫不犹豫地拱手领命。

“郑兄可知道,最初一台冰柜,便是我这里所造?”韩庆之有心回报郑一官亲自带领舰队助战之恩,主动向对方介绍,“而眼下福州城里大部分冰块,也都是我这里所供应。如果没有制冰的利器,我得命人挖多大冰窖,才能供应得上?”

“那倒是!”郑一官听百爪挠心,连连点头,“愚兄听说过,你仗义将打造冰柜之术,传给了十里八乡的所有船坞。愚兄家里,也买了好几个大冰柜。只是愚兄却没想到,市面上的冰块,大多数也是从你这里进的货。”

不待韩庆之回应,笑了笑,他又快速补充,“海上远航,没粮食好歹还能抓鱼吃,没有清水,全船的人就面临活活渴死的危险。而船上的病,一大半儿与清水储存久了发臭有关。若是能让清水不那么快发臭,哪怕只是多出三五天时间来,全天下的水手,都愿意为你立生祠!”

韩庆之在穿越之前,海水淡化技术早已经普及,淡水低温储存技术更不是问题。所以,哪里会想到,这个时代,淡水供应对舰队的生存如此重要?

故而,听了郑一官的介绍,稍作斟酌,便笑着决定,“是这样啊,那我把打造制冰机的办法,也一并教给郑兄手下的工匠便是。今后郑兄如果挥师去取麻六甲,就造一些大的制冰机放在船上,也算我助了弟兄们一臂之力。”

“那,那愚兄怎么好意思,愚兄怎么好意思!”郑一官的脸上,顿时掠过了一丝狂喜,随即,讪讪地搓手。“把制冰机传出去,今后肯定耽误你继续卖冰。愚兄也无法保证,不被外人偷师……”

“无妨,向市面上供应冰块生意,原本也不可能做得太久。”韩庆之大气的摆手,仿佛自己送出的只是一件玩具。

事实上,制冰机的重要性,对他来说也跟玩具差不多。

当初他向外提供冰块,乃是为了方便自己大批量购买硝石。

如今他已经成为一方守备,并且从俞咨皋那里获得了为水师打造火炮和炮弹的授权。无论购买多少硝石,都没必要遮遮掩掩了。便不在乎将制冰的技术技术外传。

更何况,用硝石融化吸热原理制冰,技术上根本没任何难度。窗户纸捅破之后,是个人都能学会,他也不可能独占这门生意太长久。

“那愚兄就不客气了!”郑一官眼里,制冰机的重要性,却几乎能跟新式火炮比肩。仿佛担心韩庆之反悔一般,果断敲砖钉脚。

接下来,整个欢迎仪式和所有美食美酒,对他来说都变得索然无味。一心想着,早点把过场走完了,也好亲自去看看,韩庆之送给自己的制冰机,到底是何等模样?

韩庆之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心思,干脆悄悄知会郑九斤,取消了后面的许多迎宾礼节。以最快速度,让郑一官得偿所愿。

于是乎,宾主双方都落了个轻松。很快,就肩并肩走进了定海商行的制冰作坊。

利用硝石融化吸热的原理制冰,关键是将硝石水和制冰的清水彼此隔离。实现起来极为简单,用一大一小两个铜盆嵌套,大铜盆负责放硝石和溶解硝石的水,小铜盆内,只加清水即可。

对于韩庆之来说,制冰是纯粹的副业,所以技术上也没做多少革新。

仅仅是将小铜盆加高变成了圆筒,大铜盆加了个中间有孔,可以嵌入小铜盆的盖子。大铜盆侧面,又焊上了专门的管道,以更方便的输送硝石粉而已。

饶是如此,当看到随着硝石粉加入位于底部的大铜盆。小铜盆之内的清水迅速凝结成冰,郑一官和施大宣两个,仍旧惊诧地无法合拢嘴巴。

“原来如此!郑某每年过手的硝石,恐怕有数百万斤。却从没想到,在船上用硝石造冰。活该郑某整天捏着鼻子,用臭水解渴!”良久之后,郑一官终于缓过神来,长声感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