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洪承畯(1 / 2)

“你如果心如日月,天上的日月就得全变成黑色!”洪承畯听得恶心,朝着曹履泰的背后啐了一口,高声奚落。

然而,他却无法阻止曹履泰去巡抚面前告韩庆之的刁状,更拿对方无可奈何。

随着上一任巡抚南居益的离去,原本超然在外的福建行省,已经日渐落入了东林党的掌控。

现任布政司右参政朱大典,按察使张凤祥,就都是东林翘楚。

巡抚朱一冯虽然自恃身份,没有明着倒向东林党,暗地里却也跟几个东林大佬们书信往来不断,估计差的就是一些时间和火候了。

这种情况下,以洪承畯为首的一群低层办事官,敢当众嘲笑曹履泰,已经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如果在巡抚面前跟他针锋相对,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卷铺盖回家去“养老”。

“彦灏兄何必如此?你跟韩庆之又非亲非故!那曹履泰背后势力甚大,心胸又极为狭隘!你今日当众嘲笑他,至少得被他记恨上三五年。”也有人替洪承畯觉得不值,走到他身边,用极低的声音提醒。

“洪某怕他报复?大不了,洪某回家,卖字为生就是!”洪承畯轻轻撇嘴,冷笑着回应,“谁不知道,他们这群浙江佬,盯上了福建海贸之利。恨不得跟许心素大被同眠?”

这话,就太诛心了。

曹履泰、朱大典祖籍都是浙江人,东林大佬,也以江苏和浙江人居多。他们之所以打击郑一官,却极力主张招安臭名昭著的许心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盯上了福建的海贸之利。

福建拥有泉州、福州等天然良港,距离南洋诸国近,与濠镜(澳门)也没多远。

无论走私,还是执行朝廷时断时续的开海政策,福建海商们每年的获利,都能高达数百万两之巨。

这笔钱,原来“大头”都落入了海商王李旦之手。

李旦死后,“大头”又归了郑氏。

浙江的一些豪门望族,光眼馋却拿不到。

偏偏福建的海商,与浙江海商,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关系。往往福建这边赚得多了,浙江那边的利益就要减少。

所以,趁着皇帝重病,魏忠贤焦头烂额的时机,已经把持了南京六部的东林大佬们,就将眼睛盯上了福建。

想要从福建的海商们身上割肉,光搞定福建巡抚衙门和按察、布政两司,肯定不够。还得将有权巡视海面,打击走私的都指挥使司,和有实力震慑海商们的地方豪强武装抓在手里。

所以,前任巡抚南居益刚刚被以明升暗降方式调走,曹履泰立刻弹劾俞咨皋与郑一官勾结,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有搬倒了福建总兵俞咨皋,赶走了郑一官,福建一省的海贸利益,才能彻底归了东林。

至于许心素,只是东林大佬们看好的一颗棋子。能起到打击郑一官的作用就足够,不用问香臭!

如今,许心素这颗棋子还没发挥作用,棋盘上忽然冒出一个韩庆之来,还明显是在跟许心素为敌,曹履泰岂能容之?

所以,闻听韩庆之剿灭了董永岛上的倭寇。不待远在浙江的东林大佬们指示,曹履泰就果断发难,必将姓韩的除之以后快。

“彦灏兄,小声,小声!”被洪承畯的话,给吓了大跳。几个同僚纷纷侧转头,哑着嗓子拱手。

都是在巡抚衙门混了这么多年的人了,谁还看不出曹履泰所图为何来?只是,大伙第一没洪承畯这种傲气,第二也不像洪承畯这样,有个做陕西布政司左参政的哥哥洪承畴,所以不敢把话挑明而已!

“小声,大声,都那么回事。我不说,难道他们所作所为,就能瞒得过苍天和良心么?”明知道大伙是为了自己好,洪承畯却仍旧傲然摇头,一句一顿地补充道:“更何况,那郑一官,又岂是任人宰割之辈?”

“有韩庆之这种良将在,巡抚全力扶植提拔他,日后郑一官愤而发难,福建水师或许还能让郑氏有所顾忌。”

“明知韩庆之这种良将刚刚立下了剿倭大功,却为了一己之私处罚了他,日后郑氏发难,福建水师上下,谁还肯再全力为国而战?”

“届时,莫非你我要靠那许心素来救命么?他又如何挡得住郑一官全力一击?”

“这……”众巡抚衙门的低层官员们,无言以对,只能叹息着连连摇头。

莫说俞咨皋已经老迈,即便是其年轻力壮之时,也远不是郑一官的对手。

这点,从福建水师与荷兰夷交手,最后却不得不靠郑氏舰队帮忙才能获取胜利一事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哪怕是为了让福建官府,在将来不至于受郑氏所制,巡抚衙门也应该尽快扶植一个骁勇善战的后起之秀。婷阅小说网

从公事角度,甚得俞咨皋赏识,还跟郑氏关系不错的韩庆之,无疑是个合适人选。

然而,那只是与公,或者与福建本省利益。

与私,与东林党利益,趁着韩庆之刚刚冒头,就将其一巴掌拍死,才称得上目光长远。

“你们看着吧,朱巡抚绝非鼠目寸光之辈。曹履泰今日在他面前,未必能颠倒得了黑白。”知道众人都觉得有心无力,洪承畯忽然收起了全身傲气,笑着推测。

“希望如此!”

“巡抚应该目光如炬!”

……

众同僚不敢像他一样,背后议论巡抚,讪笑着敷衍,然后转身散去。

现任巡抚朱一冯,当年也曾经极力支持过俞咨皋与郑一官联手驱逐荷兰海贼,目光当然不可能短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