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雏鹰展翅(1 / 2)

刘永还真不是信口胡说,他所在的福建锦衣卫指挥使司,跟倭寇可是老对手了。

二十多年前的抗倭援朝之战,福建锦衣卫使司的多名精锐。就曾经冒死潜入倭寇老巢,为大明带回了关键情报。

在此战的后期,史世用,郭国安,许豫等锦衣卫精锐,甚至一度打入倭寇内部,成为倭寇头目小西行长和岛津义久的心腹。让大明及时掌握了丰臣秀吉病死的消息,迅速集中兵力给了倭寇最后一击。

虽然壬辰之战结束后,一些不要脸的文官为了抢功,将锦衣卫门精锐的贡献,极尽贬损之能事。甚至发起一次次弹劾,诬陷锦衣卫们私下结交倭国权臣,收受贿赂。

但是,琉球和朝鲜,却将这些锦衣卫的事迹,郑重记录于史册。

而福建锦衣卫指挥使司的历任都指挥使,也从没忘记他们的事迹,并且以他们的功业来鼓励后来者。(注:以上为正式史料,非杜撰。)

所以,若问眼下大明哪个衙门对倭寇研究最深,最透彻,肯定非福建锦衣卫指挥使司莫属。

作为陈永华的左膀右臂,锦衣卫百户刘永,则是其中佼佼者,非但能说一口流利的江户腔日语,提起倭寇的风俗习惯,历史掌故,不同地方国民的大致品性,也如数家珍。

而岛上倭寇们的反应,也正如刘永所预料。

发现停泊了码头上区的战舰,大多数已经被明军所击毁。董永岛上倭寇们的士气,立刻一落千丈。

尽管大头目山本雄二,拿出了数箱珍珠和银锭,重金犒赏勇士。也没能激发起大多数倭寇的斗志。

岛上原本还盘踞着四千四百多名倭寇,听到钟声之后赶到中军帐前集结的,竟然还不到两千人。

另外一多半儿倭寇,在前来集结的途中,发现或者听闻自家战舰无一幸免,立刻转身逃回了各自栖身的窝棚中,以最快速度收拾起仅有的细软,然后撒腿钻向了岛上的树林和山洞。

而仓促赶到中军帐前集结的那两千多名倭寇,分到赏赐之后,也人心惶惶。

没等山本雄二和麾下几个心腹头目,商量好该躲在岛上的寨子里,死守待援。还是主动迎战,在明军登岛之时,杀其一个措手不及。

也不知道是谁忽然带头喊了一嗓子,“官军来了!”,紧跟着,又有两三百名倭寇抓着刚刚领到手的赏赐,四散奔逃。

“站住,站住,敢逃走者,全都死啦死啦的!”山本雄二大怒,拎着倭刀,追向一名仓皇逃命者,从背后将此人砍成了两段。

其余倭寇头目见样学样,也跟着拔出倭刀,追着逃命者乱砍。凭借相对高明的身手和歹毒心肠,他们很快就止住了骚乱。令其余倭寇,再也不敢打拿了钱就逃走的主意。

然而,山本雄二和他麾下的心腹头目们却明白,如此低落的士气,即便勉强出击,恐怕没等跟明军交战,队伍就自行崩溃了。

所以,缩在寨子里,死守待援,就成了唯一选择。至于没有哨船出海求救,其余海盗同伙,如何才能得知他们遭到了明军进剿?以及援兵什么时候才能赶到,山本雄二和他手下的心腹头目们,就谁都顾不上却想了。

“传令,所有战舰靠岸,郑氏来的的兄弟,留守船上。其他人,准备跟我一起上岸列阵。”镇海号的甲板上,韩庆之举着自制的望远镜,高声命令。

他亲自设计,又私下重金聘请工匠打造的望远镜,倍数虽然不算高,却已经远超过了这个时代从欧洲的泊来品。

而为了出海打劫方便,倭寇们用石头垒就的巢穴,距离海岸只有七八百米远。

因此,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韩庆之可以清楚地看到倭寇们的反应。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许多倭寇在前往巢穴集结的途中,又突然调转身体,逃之夭夭。

在望远镜内,韩庆之可以看到,倭寇仓促关闭了寨门;倭寇登上了寨墙和简陋的木制敌楼;倭寇在寨墙上仓皇地跑动,布置防线;倭寇手里有一些火铳,但大部分都是日式长弓。

想要分辨真倭和假倭,非常容易。

虽然所有倭寇都剃着同样的发型,甚至为了以假乱真,故意用墨鱼汁,将脸涂得漆黑。但假倭基本上都没有铠甲,甚至连裤子和鞋子都没有,上衣下摆直到膝盖,下面则是光溜溜的大腿和双脚。

有铠甲遮蔽身体的,则通常为真倭。

其内部等级同样分明。足轻只有皮甲和竹甲,武士的铠甲上缀有铁片或者钢片,而大头目们的脑袋上,还多了一里胡哨的铁盔……

脚下传来轻微的震动,战舰抢滩成功,稳稳停了下来。韩庆之将望远镜随手交给了方大志,快速整理了一下铠甲和头盔,一纵身跨过船舷,跳进了齐腰深的海水。

海水带来了沉重的阻力,让他步履维艰。然而,一股熟悉的感觉,却迅速涌遍了他的全身。

这是当年在共和国海军陆战队当中,与弟兄们并肩而战的兴奋。几十名弟兄,跨越千里,登上大洋中的一座座小岛,将受某国指使劫掠商船的海盗,一股接一股犁庭扫穴。

那段时日,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当时的每一个战术动作和热血沸腾的感觉,却牢牢地刻进了韩庆之的灵魂深处。

“护卫队,跟我来,抢滩。邓肯,随时准备发射霰弹掩护!”熟练地迈动双腿,破开海水的阻力,韩庆之高高地举起手臂,奋力前挥,“杀海盗,扬我国威!”

“护卫队,跟上!”方大志也扯开嗓子大吼了一声,将望远镜随手交给两眼发直的赵小乙,随即,纵身跃下。

“跟上,跟上韩守备!”

“杀倭寇,杀倭寇!”

……

呐喊声响彻天地,韩庆之亲手训练出来的护卫队员们,一排接一排跨过船舷,跳进海水,谁也不做丝毫的犹豫。婷阅小说网

一年前,他们要么是家乡闹灾,被迫逃荒的灾民,要么是不堪盘剥,抛弃土地到沿海寻找生路的屯丁,终日食不果腹。

是韩庆之收留了他们,给了他们衣服,给了他们住所和食物,给了他们做人的尊严。

是韩庆之,训练他们使用武器,教他们读书识字,手把手教他们第一次亲笔写出了自己的名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