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事业编(1 / 2)

想做纸卷烟,烤烟丝和卷烟纸必不可少。普通用纸是草木浆制成,而卷烟纸则是麻浆制成。这个技术早已成熟,福州城内,就又懂行的师傅。只要舍得给钱,就能将工艺问题一股脑解决。

至于薄荷与丁香,则是用来给卷烟提味的。除此之外,韩庆之还记得,看的一些杂书里提及,适时淋酒,也是增强卷烟口感的一道工序。

尽管纸卷烟的前景看好,可万事开头难,必须一步一步来。

韩庆之的打算是,先利用手上现成的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一些纸卷烟,其作用当然不是销售,而是要利用更有说服力的实物,在金山卫进行第二轮融资。

等搞来了更多的钱,就可以扩大再生产,到那时,什么技术革新、流水线、销售网络等等等等,都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很快,韩庆之就沉浸在了自己勾画的宏伟蓝图中,心情愉悦至极。俨然已经成了马斯克第二。唯一的小小遗憾是,自己不能做个ppt出来,否则融资时便更有说服力。

光有ppt,显然是不行了。所以,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韩庆之便委派郑大旗,拿着沐晚晴的亲笔信,在管事沐恩的引荐下,分批次去沐王府设在福州的铺子赊取更多烟叶。而他自己,则闭起门来,带队研制卷烟。

他带的“科研小队”里,有屯子里穷得吃不起饭的老弱,有望月号小福船上退下来的伤号,也有来金山卫讨生活的能工巧匠。

老弱们,缺乏独立谋生手段,所以,韩庆之将手工卷烟的活儿交给他们来做,也算是变相赈济。

伤号们,已经失去了继续出海讨生活的能力和勇气。能在韩庆之这里找到饭碗,一个个感激不尽,忠诚度爆满。韩庆之将卷烟的提味秘诀,手把手教会他们,短时间内,也不担心技术外流。

至于外来的工匠们,则负责帮他打造各种零件,研制原始手摇卷烟机。。

作为经历过共和国工业化浪潮的人,韩庆之深知,哪怕工业国家的猪,都比纯农业国家的人,吃的饱。所以,从开始,他给定海屯制定的发展方向,就是尽快进行初级工业化。

而手摇卷烟机,则是初级工业化的引子,无论花多少钱去砸,都物有所值。

不得不说,古代的科技水平虽比现代差了好几百年,可艰苦的生存环境,使得以手艺为生的工匠,一个个都是潜力股。

而将他们体内潜力激发出来的,不仅仅是韩庆之开出的重额报酬,还有一个吃“公家饭”的承诺:最早研制出手摇卷烟机,又或是对其进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工匠,直接擢拔为小旗,未来只要望月屯存在一天,就能吃一天公粮。

在韩庆之的预计中,摸索出卷烟配料比的难度,应该远小于发明新器物。

可他远远低估了“终身制事业编”对古人的诱惑,就在烤出的第一批烟叶烟丝快被浪费完之际,手摇卷烟机1.0版,终于被成功研制出来。

望着圆扇子一样的卷烟机,韩庆之啧啧称奇。

他上前仔细打量,发现这玩意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基本可分为底座、框座、主体板、摇杆、连接杆、出口铡刀等部分,就是拼接部分稍微显得有些粗糙,以至于谁都不敢乱碰,生怕自己一拉动摇杆,卷烟机会直接散架。

“大人请让让,小人来为您示范。”手摇卷烟机1.0的发明者之一,范氏兄弟的大哥范大,恭谨地走上前,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麻浆纸摊开,由底座上的入口平塞进去。

弟弟范二站在左边,把一些事先切碎的杂草倒入一个漏斗状的物体。然后两兄弟各伸出一手,扶住卷烟机两侧。

范大开始缓缓转动摇杆,范二继续用力扶稳底座。只听木板与金属的摩擦声咿呀响起,麻浆纸被缓缓“吸”了进去,等其再从另一头出来时,已变成一根小圆柱儿,铡刀顺势落下,第一根卷烟便即成型。

韩庆之情不自禁喝了一声好,范氏兄弟则讪讪笑了笑,抬手擦汗。

紧跟着,范大继续转动摇杆。铡刀再次上下起落,卷烟一根接一根出炉。待麻浆纸用尽,韩庆之让人一数,足有四十多根,两盒都装不下!

韩庆之赞口不绝,当场兑现承诺,将范氏兄弟都提拔为定海屯的小旗,并立刻上报给总兵衙门备案。

随即,让兄弟俩继续改进,争取能早日量产这种卷烟机。至于其他参与了研制的工匠,则每人包了五两白银,作为酒资。

顿时,作坊内欢声雷动。每个工匠,都暗自发狠,要把卷烟机做得比范家两兄弟所做产品更精细,争取自己也早日成为小旗。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韩庆之专门找范氏兄弟聊天,才知道他俩在江南的卷帘厂做过一段时间,后来入赘过来的老板带着小姨子跑了,货商打上门来,兄弟二人怕被殃及,这才逃到金山卫。

而那种由纸张卷成的帘子,刷上一层柒运到塞外,就能卖上十倍的价钱。

卷纸和卷烟,工序没差多少。得到了他的提醒之后,范家兄弟俩略微花了点儿心思,心中便有了手摇卷烟机的大致轮廓。

韩庆之闻听,不由得再度抚额感叹,所谓的新技术,哪个不是由旧事物循序改进而来?,比如炉子烧水之于蒸汽机车,四轮马车之于轿车,不胜枚举。

数日后,郑大旗押着新一批烟叶和烟丝返回。让原材料的存储量,又攀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此时韩庆之手中,改进后的手摇卷押机也增加到了三台,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始投产。

手下都这么给力,自封为定海卷烟厂的第一任厂长的韩庆之,当然也不能落后,除融资以外,又主动揽下了包装设计、以及宣传营销两大块。

首先,韩庆之将生产线分为三条,分别生产普通卷烟、仕女香烟、以及特供雪茄。ωωω.ΧしεωēN.CoM

普通卷烟价格亲民,除了淋酒外,少加或者不加其它佐料。女士香烟中,均加了薄荷或者丁香,后续还考虑加入百花。这两种烟,都用寻常厚纸糊成的盒子包装,每盒二十根。

而烟盒的生产,则包给了定海屯内有限的几个女子,和临近屯子里的妇人。虽然价格压得很低,但是,烟厂这边提供原材料并负责回收成品烟盒,也让女人们有了一份收入,在家里说话平添三分底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