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夜话(1 / 2)

“刘恢,你是不是担心舆论说什么?”蔡邕问道。

“他们二位先是华夏高官,再是刘恢亲人,舆论能说什么?”刘恢自然知道蔡邕所指,才有怕刘恢担心别人说他任人唯亲。

蔡邕点了点头,这一点倒真是这样。

“这趟出去有什么收获?”甄逸微笑着看向刘恢。

对于这个女婿,甄逸无比满意,刘恢的人品不说,就是对待自己女儿他也挑不出多少毛病。

“岳父,出去一趟,还是发现不少问题。”刘恢没有隐瞒,在坐的人都身处过高位。

“主要是什么问题?”糜竺急忙问道。

“大哥,你不用急,财政院的事情并不多,不过,也有一些问题。”刘恢知道,糜竺是担心自己有什么问题。

正如华夏报纸有人指出,如果拿一个放大镜看工作得失,那么没有一个人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地方税务部门有个别监察不到位,一路上,发现了一起税务部门帮助商人瞒报税收的情况。”

糜竺可不认为这是小事,在华夏,很多人开玩笑说过,在华夏偷税漏税等于作死,华夏税务部门虽然归财政院管理,但是地方税务监察主要在地方百姓大会、廉政署、地方百姓手里。

税收部门有独立执法人员,对于偷税的个人或者公司,他们可以直接起诉,严重的直接抓捕…。

“这种事情严重吗?”

“在金城发现了一起,不过,已经交给地方处理了。”

“看来彻底杜绝腐败并不容易。”蔡邕听到以后也有些感叹,华夏如今的制度,依然有人铤而走险。

“岳父,解决腐败问题除了法律制度,还得解决土壤问题,让腐败成为禁忌之词。

一个国家,所有的不公就是从腐败开始的。

腐败源头就是权力没有制约。”刘恢很清楚,彻底消灭腐败,根本很难做到,只有解决第一次伸手就被斩断才行,如果变成一群巨贪大恶,那么华夏的政治制度必然出了问题。

蔡邕点了点头,“和朝廷比起来,华夏可以说遍地都是清官。”

刘恢没有接这个话题,因为两者没有可比性,某种意义上说,用皇权制度和华夏比较,是在侮辱华夏。

“岳父,在洛阳时,我和一群商人交流了一下。”刘恢看向甄逸,缓缓说道。

洛阳这几年随着股市发展,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钱,而社会发展,钱和人才是核心。

“大家有什么想法?”甄逸这些年眼睁睁看着整个国家在进步,很多人对金融理解越来越深了。

因此,甄逸是比较喜欢听其他人的声音。

“一名商人提出,华夏钱庄应该放开,允许民间参与进来。”刘恢端着茶杯,喝了起来。

“不可,如果他们破产了怎么办?”蔡邕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刘恢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看向大家。

“伯喈公,我倒是认为也并非不行。”甄逸想了想,说道。

“你的根据呢?”蔡邕对于甄逸的话很不解,不过,他也知道,这方面甄逸才是专业的。

“伯喈公,华夏历经二十年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一件事情,谁也不能盲目信任,就是华夏政府也要有疑问才行。

钱庄只要监管到位,民间钱庄和华夏国家钱庄并没有多大区别。

民间钱庄面临倒闭,国家钱庄一样会面临倒闭。”甄逸明白,今天华夏钱庄发展得好,并不代表明天华夏钱庄也好,同样面临经营风险。婷阅小说网

“钱庄如果倒闭了,百姓的钱不是损失大了吗?”

“华夏新的法律明确规定,如果钱庄倒闭,个人存款最高赔付是二十万华元。

这些钱全部由钱庄交给我们的储备金来赔付。

国家钱庄也一样,也允许破产倒闭。

如果民间钱庄发展,如果钱多,百姓可以将钱存入多个钱庄就行。”甄逸解释道。

刘恢放下手中茶杯,“岳父,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大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资产是国家时,就会有人想方设法来掏这些钱。

披露的不少贪污腐败案件都和其有关,因为不少人看到眼前的肉都会心动。

多年前,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

因为一旦社会大部分财产公有,那么百姓公有只是表象,里面的钱逐步就变成少数人的私产,权力私有带来的危害我就不多说了。

也许你们会认为可以依靠监管?

实话实说,利益链太多,恐怕监管的人也是利益链上的人,到时势必腐败遍地。

这也是为何一开始,我就要求国有公司市场化运作,我们只参与分红和监管,不参与经营的原因之一。

一旦权力进入公司,那么公司就会变味了,他们不以经营赚钱为目的,而是以上级的目的为目的。”

刘恢的话让几人陷入了深深思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