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朕的钱 中(1 / 2)

“被人拿走了。”李宝摊了摊手说道:“被谁拿走了?隋唐之时是世家门阀,自宋以后,拿走钱财富的就是士绅了。”

朱高炽纵览史书,一瞬间就明白了,抬起头看着李宝,朱高炽缓缓的说道:“先生的意思他们会继续如此?”

“为什么不呢?”李宝笑着说道:“我是士绅,我不想家里面的土地越来越多吗?我不想传给后世子孙的家业越来越大吗?”

“经营家业,怎么经营?靠种田?靠经商?”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宝的脸上全都是嘲讽,读书人嘴上说着商人卑鄙,不但不能重用,还要收拾掉他们。

可是靠种地,真能存下那么大的家业?

“读圣贤书,做朝廷的官员,他们。”朱高炽咽了一口唾沫,说着说着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依靠官员?殿下,千万不要忘了,官员就是来自于读书人,士绅也是读书人,某种程度上来说官员就是士绅,例外的是那些穷苦读书人。”

“可有了土地投献,穷苦读书人在考上的那一刻,他就会变成士绅。”

朱高炽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稍稍想一想就明白了。身子一阵摇晃,他眼前仿佛出现了李宝描述的场景。

公田制度荒废,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没有立锥之地,只能卖身为佃户,一旦有天灾人祸,百姓就会成为流民。

士绅勾连官员,大明的赋税越来越少。

朝廷越来越穷,没钱练兵,没钱赈灾,没钱兴修水利,边关被袭扰,各地烽烟四起,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江山板荡,自己家被赶下去了。

“先生,大明是因何灭亡的?”朱高炽抬起头,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

“大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土地兼并是主因,百姓没有田可以耕种,几无立锥之地,天灾很多,人货也很多,朝廷没钱,钱都被拿走了。”

“没办法末代君王只能加税,百姓更加苦不堪言,各地更加烽烟四起,最终先杀妻,后杀女,自己在北京城旁边的煤山的歪脖树上吊了。”

“果然如此。”朱高炽一脸恍然的说道。

李宝提起那些士绅,提起土地兼并,总是害得咬牙切齿的,朱高炽多多少少就有些猜测了,听到李宝肯定的回答,朱高炽心情也平复了下来。

隔壁房间。

朱棣扶着椅子,他有一些头疼。

靖难之后,为了争取天下人心,朱棣恢复了太祖皇帝的旧制,一方面拨乱反正,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一方面安抚人心,让天下人归心。

现在看来很多事已经埋下祸根了。

自己的后世子孙死的那么凄惨,朱棣恨的不行,激动的身体都有一些颤抖,良久之后,朱棣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眼中凶光一闪而逝。

不知道原因也就罢了,知道原因了,解决了也就是了。

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儿子,朱棣沉声问道:“你怎么看?”

朱高煦一愣,连忙抬起头,声音有一些低沉的说道:“儿臣依旧不相信妖人是从六百年后来的,不过妖人说的有道理。”

“说说。”朱棣缓缓的点头说道。

作为自己的儿子,虽然粗暴了一些,可该有的聪明还是有的。如果被一时的得失蒙蔽了眼睛,只顾着跟老大争而胡说八道,朱棣会很失望。

当然了,他也不觉得自己的儿子会蠢到那种程度。

事实证明,朱高煦真的没蠢到那种程度,他抬起头开口说道:“妖人的话而且有些地方听不太懂,但有一些地方还是听懂了的。”

“事情儿臣不明白,但儿臣会以己度人,如果而成为富翁,自然要兼并更多的土地,要修大大的庄园,要弄出一份大大的家业传给后世子孙。”

“不说其他的,哪怕后世子孙不孝,他们也能多败几年。”

“儿臣理解想要开疆拓土的君王,尤其是开国君主,他们想要把江山打的大一些,多留给后世子孙一些,子孙不争气也能多坚持一些年。”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煦,冷哼了一声说道:“难得你有如此体悟,朕问你,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事情出在土地兼并上就严禁土地兼并,不允许买卖土地,谁家的就是谁家的。”朱高煦掐着腰说道:“凡是有敢私自买卖土地的,全都砍头。”

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朱棣沉声说道:“你不怕人造反?”

“我怕什么?”朱高煦一脸不屑的说道:“谁敢造反就平了他。”

“你儿子孙子呢?”朱棣没好气的说道:“他们也都能平了他?”

朱高煦语塞,他很想说我没有那样的废物儿孙,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太祖皇帝多英明,当年的太子朱标多英明,看看他们的儿子朱允文。

“行了,听你大哥说吧!”朱棣没好气的说道。

书房。

“抑制兼并不可行,也不可能抑制得住。”朱高炽在旁边摇头说道:。公田就是好制度,下面的人相互勾结就弄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