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南洋私产(1 / 2)

大爷留着巴掌长的胡须,须发皆白,穿着长衫,头上还扎着发髻,得亏没留辫子。

陈阳挺好奇的,他这副装扮是咋从前些年活下来的。

老头把陈阳拉到巷子里面,左右瞧了瞧,没见外人,这才停了下来。

“大爷,用不着这么神神秘秘的,您要有房子就直说,我跟你去看看,行咱就谈谈价钱,不行您也没损失。”

看着老爷子一脸谨慎的模样,陈阳连忙开口,好不容易遇见个可能有戏的,他能不着急么。

“小子,小心驶得万年船,老头子这辈子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现在可还没说能买卖房产,老头子好不容易躲过了这么些年,我容易么,我可还没活够了。”

老爷子捋了捋胡须,打量了一下陈阳,还有有些拘束的牵着两个小家伙跟在陈阳身后的沈雪。

“要不是你带着老婆孩子,一准是来炸雷的,老头子可不上当。”

听着老爷子的话,陈阳心里也是暗自庆幸,他还是太低估了这年头大家对制度的敬畏,要不是带着沈雪和两个小家伙,恐怕这老爷子今天就不敢叫住他了。

“老爷子,咱也别兜圈子了,你手里有几套房子,咱先瞅瞅。”

“我这就想找个房子住,筒子楼我住不习惯,要价钱合适,我就买了,买卖不成,租也可以。”

虽然这年头还没政策允许房产买卖,没办法到房产局过户,但把地契和产证拿到手里,再签一份合同。婷阅小说网

等允许房屋买卖的时候,他再去过户也行。

这年头还不像后世那么严格,有地契和产证,就可以办过户了,毕竟那些年动作太大,很多私产拥有者,人都没了,你上哪找他过户去。

陈阳还再加了一道合同,就算以后房主不认账,他手里也有证据。

“没几套,就一套,是我一远房亲戚的,他早年下南洋去了,这套祖产一直托我保管着。”

“今年政策松了些,外头能送信进来了,他捎信回来,说在南洋那边日子过得也艰辛,让我找个机会把房子卖了,有多少算多少,邮寄过去应应急。”

老爷子一边解释,一边从身上掏出来一把古铜色的老式钥匙,插到陈阳他们面前大门锈迹斑斑的铜锁上面。

“嘎吱。”

铜锁打开,老爷子推开尘封已久的木门,一个青石屏风映入眼帘。

地上是青石板铺的,上面已经长满了青苔,院墙周边还种了一圈竹子,穿过屏风,后面是一个两米多宽的莲花池。

里面的莲花开的正盛,院子外面就是金陵典型风景的大梧桐,正是这个池子的水汽加上外面梧桐树的绿荫才让这院子大夏天也透着一股阴凉,地上都长了青苔。

院子很大,陈阳一眼扫过去,估计有五六十个平方了,东边角上搭的应该是个葡萄架,不过估计是好多年没人打理,只剩下腐朽的木头架子了,不见葡萄藤。

“这院子可幽静的很,东边是个葡萄架,我家叔爷最喜欢躺在架子地上喝茶,七八月都凉爽的很。”

“还有这莲花池,里头以前还养了金鲤,可惜现在都被野猫叼了,只剩下这池子莲花还长着。”

“西边靠着梧桐树,就种了一垄罗汉竹,他们文人讲究个梅兰竹菊,我这叔爷就好这竹子。”

老爷子一边介绍,一边领着陈阳穿过院子,这是一个三进的大院子,但又跟大家熟悉的京城四合院不同。

毕竟这里是金陵,庭院也有一点苏州园林的风格。

这前面院子左右两边是没有厢房的,也没有游廊,第一进中间的屋子是堂屋,主人家会客的地方,左右两边耳房都空着。

中间一排只做了两间屋子,是卧室,后面一排,就是杂物间和灶房了,还在后墙根做了一个旱厕。

三进屋子的墙角,都留了位置种花花草草,可见屋主人还是一个比较有情调的人,只是太久没人打理,好多之前种植的花草都枯死了,只剩下一块块小空地。

陈阳觉得,如果要安排起来,第一排的东边耳房做个厨房最合适,餐厅放在西边二房或者就放在堂屋都可以。

以前大户人家厨房都是放在后面的,这灶膛太脏,古人觉得不能安在堂屋边上。

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放到后面,这下雨你吃个饭就啰嗦了,难不成撑把伞把做好的菜端到前面来,多有不便。

还有天冷的时候,这风一吹,等从后院端到前面,菜都凉一半了。

第二进是两间屋子,正好做卧室,两间屋子距离也近,老人帮忙带孩子也方便。

后面的杂物间,拿来放放东西,或者以后家里人多了,整理出来做房间也行。

这院子陈阳看的很喜欢,没别的,够大。

这地块,那以后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每多一个平方都是钱啊。

在陈阳眼里,这前后院子地上铺的压根不是什么青石板,那就是铺在地上的金砖啊。

“粑粑,这屋屋好大,比偶们家里,大,大这么多。”

奶娃子东瞅瞅西看看,比划着两只小手,在空中划着大圆圈,好像想努力的表达出她脑袋里的大。

“是比咱家大。”

看着奶娃子那娇憨可爱的小模样,陈阳忍不住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