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悲大喜(1 / 2)

“稻花鱼,这个好,既不耽误给国家种粮,还能帮助乡亲们赚钱致富。”

“小陈啊小陈,你真是给我大惊喜啊。”

刘福春激动的浑身都有些颤抖,紧紧的握着陈阳的手。

稻花鱼要是能推广开来,那绝对是给天底下农民增收的一大创举。

望着激动的刘福春,陈阳心里有些得意,这稻花鱼可是后世搞新农村建设的一大噱头。

其实这个创意是很不错的,也确实给不少农民增加了收入。

可随着后世农药化肥的大量推广,这稻花鱼的项目就没办法继续进行了,化肥农药一下,这鱼儿就都得翻肚皮了。

不过现在这个年代,大部分生产队都要抢化肥,化肥的使用并不像后世那么的大量。

这年头,肥料太稀缺了,用不上化肥的都指着农家肥,特别是大包干之后,不少皮孩子在外上了大号,回家那都要挨揍的。

大人们只要不是窜稀,哪怕憋着,也得回自家粪坑里解决大小号,没法子,化肥太少,也太贵,用不起。

实在憋不住,那就蹲自家地里解决,肥水不流外人田。

所以现在稻花鱼的生存空间还是有的,真要搞好了,确实可以给农民们增收不少。

“刘主任,您别这么激动。”

“这稻花鱼可有讲究,得是临河水源充足的水田,沟得挖深一点,太浅养不活鱼,但也不能太深,太深稻根容易腐烂影响稻谷的产量。”

“也不能打农药和施肥,这点最关键了,一下药,这鱼苗可就白放了。”

陈阳也不是故意给刘福春泼冷水,稻花鱼在中国的历史长达千年,之所以没有推广开来,也是有原因的。

后世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到后面逐渐没落,也是因为各种限制条件比较多。

一家一户不打农药没问题,可水是活的,周边水系,只要其他农户打了农药,这一换水流动,鱼儿就白瞎了。

要一直给田里保持不低的水位,这也不是一个容易得活儿,但真要做好了,肯定比单一种水稻要强上不少。

主要是现在大家都没有种养殖经验,这个就需要乡亲们来摸索了,如果县里能配备一两个农站的技术员就更好了。

“小陈同志,你这人,啥事都考虑周全,我这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子想的都没你多,跟你一比,我这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刘福春听到陈阳的话,心中那点飘飘然也马上收起来了。

这稻花鱼是个新点子,但具体要怎么落到实处,还得花功夫,不过刘福春也明白,他只要把这事给做好了。婷阅小说网

这往上走一步,那必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只要总结出了经验,那这稻花鱼未必不能在柳河县,清河市甚至整个皖省推广,陈阳这个“始作俑者”又不是官场上的人,这份好处可不得落他刘福春头上么!

“刘主任您言重了,稻花鱼的事,还得您多费心,求求领导给咱湾里公社配技术员,这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干。”

“咱皖省农校,去年高考也招了大学生,今时不同往日,要想发展,那可一定得重视人才,您要有路子,也可以去农校寻摸点人才。”

“只要能把咱湾里公社的乡亲们都带动的赚到钱,吃饱饭,把日子过好起来,用得上我陈阳的,我没二话。”

陈阳望着刘福春,这位公社主任才四十多岁,正值壮年,真要搞好了,以后未必没机会主政一方。

既然已经跟他交好了,不如给他一些建议,刘福春以后发展的越好,说不定以后有事还能寻求他的帮助。

退一万步讲,这种愿意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好干部,即便以后陈阳未必有求于他,他官越大,能造福的老百姓也越多,也不会白费陈阳一番苦心。

“你小子啊,这话说的就叫人舒坦,我家那傻小子比你也小不了几岁,跟你简直没法比。”

“待会儿领导来视察,你说的这些,还有要技术员的事,我都会如实上报,这个项目真要落实下来了,肯定是定点放在沈家大队,放在沈家坝村的。”

“真要效果好,再全公社推广。”

刘福春刚说完,沈福国老脸顿时笑开了花,这好事,落到他沈家大队,乡亲们日子要好过咯。

“主任,水产站的王站长领着领导已经过来大队部了,您赶紧出来迎一迎。”

就在这时,公社组织干事罗望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出来,其实不用他说,陈阳他们也听到吉普车的声音了。

这年头,四个轮子的轿车那可是稀罕物件,整个柳河县都没几辆,也就是邹晨光是市管会的领导,要不然一般的市级单位一把手,那可没能耐单独配一辆吉普。

“陈书记,邹主任,欢迎,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湾里公社指导工作。”

一出门,刘福春的心脏就狠狠抽动了一下。

他心里本来已经做好准备了,可是没想到,他还是太低估邹晨光的份量了。

这位一来,陈书记都亲自陪同来湾里公社,可见邹晨光和陈水兵这位柳河县一把手关系必定是非常好的。

“老刘,跟我就不用整这些虚话了。”

“邹主任是我老班长,他亲自下来,也是听说你湾里公社搞出来点动静,你这一声不响的就搞这么大动静,也不跟我汇报汇报,要不是老班长过来,我现在还瞒在鼓里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