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画大饼(1 / 2)

“我这次进城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我听别人说,现在做生意可不是什么投机倒把了,只要不偷不抢,那公家可不会抓得去游街。”

“咱这沈家坝村,河里游的小鱼小虾,后山山里的山鸡野兔,这些可都是天然的财富啊。”

“咱把这些都拿到城里去卖,那得挣多少钱?”

陈阳拍了拍郑卫国和刘茂升的肩膀,他根本不怕这俩人会跟他抢生意。

他是站在未来者的角度,才知道今后改革的春风会吹遍大地,可是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天然都带着对时代的敬畏。

陈阳要做的,只是给郑卫国和刘茂升的心底打开一扇破壁的大门,让他们行动起来,为自己提供充足的货源。

只有带着身边两个知青赚起了钱,他才能慢慢的让沈家坝村的其他人相信他有本事赚钱,这样才可以引导他们一起来给他供货,让他的生意做大做强。

光靠他自己一个人,短时间之内想要获得第一桶金,太难了。

等接下来的白猫黑猫定调,那才是整个华夏经济开始插上翅膀腾飞之时,陈阳必须在这之前,掌握一笔启动资金。

这样他才能去抓住前世他未能抓住过的那些机遇,什么大马小马,他陈阳也不是不可以超越的!

“阳子,你说的这些,我们怎么心里一点也没底?”

“卖东西,那可是投机倒把,你忘了咱们来下乡的时候还见过那些走街串巷的卖货郎被戴高帽拉着游街的。”

“到时候别说回城了,名声坏了,以后就算在乡下找不到老婆,阳子你是结了婚,我俩可还单身呢。”

刘茂升听着陈阳的话,嘴角狠狠抽了一下。

这年头,被抓住投机倒把,那可不是一件小事,不说被劳改,至少名声是彻底臭了。

“看你俩胆子小的,你们就想这么灰溜溜的回城,然后一辈子靠父母养着?”

“你们就不想,骑着二八大杠,提两条大前门回家给你们老子风光一回?”

“要是不敢,那你们负责来抓,不管水里游的,还是山里跑得,你们抓了,我都收,到时候有哥一口肉吃的,绝对不会少你们一口汤。”

“风险我担着,有钱,咱兄弟一起赚,我拿大头,你们赚小头,没意见吧?”

陈阳见刘茂升和郑卫国已经有些意动了,连忙就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其实这些本来就是他早就想好的,刘茂升和郑卫国前期给自己提供货源就行了,生意,自然是他去做。

真要让这俩去做生意,到时候跟做贼的一样,那能做成个什么样子,而且只有这样,他这个中间商才能赚差价!

“阳子,不,阳哥,你说真的?”

这下刘茂升连口都改了,要知道,他可是比陈阳还要大的,这一声阳哥叫的,说明他心里是准备以陈阳为尊了。

“咱们三个什么关系,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你们要是不放心,我话撂这了,万一真有人来抓你们,你们就一口咬定生意是我在做,你们只不过是帮我捕鱼打猎。”

陈阳拍着胸膛坚定开口,如果这点胆量都没有,他以后还谈什么超越大马和小马。

“阳哥,就冲你这么义气,你这大哥,俺俩跟定了!”

以陈阳前世管理几千人大集团的手段,不过三两句话,刘茂升和郑卫国两个大小伙子已然上了头。

从今天开始,陈阳让他们撵狗,他们恐怕绝对不会去抓鸡。

“那兄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收完这茬稻子,不上工,你俩就到旁边河里去捞鱼,不管捞多少,一斤以下的小鱼,我按一毛钱一斤,一斤以上的大鱼,我按两毛钱一斤收。”

“以你俩那抓鱼摸虾的本事,一天十几斤鱼,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就算全是小鱼,那一天也够你们赚一块钱了,如果都是大鱼,那可就两三块去了。”

“再抓得多,等你们回城,攒个百八十块回家,就算找不到工作,把这钱往老爹老妈面前一放,你俩腰杆子在家能不能挺直咯?”

陈阳望着刘茂升和郑卫国,他可早就盯上这俩小子了,准确一点来说,是盯上他们抓鱼的技术了。

说来也奇怪,同样是下乡的知青,刘茂升和郑卫国一来沈家坝村就跟着一帮村民学会了游泳,那水里捉鱼摸虾样样精通,而陈阳前世直到返城都还是只旱鸭子。

昨天在食品厂的肉铺,陈阳可是瞧见大铁门上挂了收购鱼产的牌子。

“一斤以上大鱼六毛,一斤以下小鱼四毛!”

柳河县不大,没有专门的水产公司,食品厂不仅管卖肉,连水产上的大鱼小虾都管卖。

只是这年头可没什么规模化的水产养殖,想要找到一些稳定的水产可没那么容易,要不然堂堂食品厂也不至于挂牌子收水产。

而且陈阳还知道一条很重要的消息,那就是今年,上面下了一条规定,那就是要大力发展水产。

因为相比于畜牧业,无论是鸡鸭还是猪羊牛,这些牲口可都是要吃粮的,国家的工人和农民都还吃不饱饭呢,哪有那么多闲余的粮食来喂牲口。Xιèωèи.CoM

要不是需要猪肉来支援第三世界的同志们,摊派了养猪的任务,恐怕都没人愿意养猪。

可是这水产就不一样了,这池塘里也好,河里也罢,这些大鱼小虾可不用喂粮食,那都是天生地长的。

同样是肉,鼓励大家多吃鱼肉,自然就减轻了吃猪肉鸡肉鸭肉这些牲口的需求量,这也是为什么堂堂食品厂会挂出牌子收购水产。

陈阳自然得好好抓住这个机会!

而刘茂升和郑卫国就是他的敲门砖,一是要敲开食品厂的水产供货大门,二是要让他俩先富起来,做标杆,带领整个沈家坝村的村民都来给他供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