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暴雨(1 / 2)

“西边垛子的谷子已经浮起来了,赶紧拿箩筐装!”

“你还盖个屁啊,赶紧抢,冲走一斤,明年咱口粮就少一斤,今个谁要是敢打马虎眼,别怪老子等下分粮不讲情面。”

暴雨倾盆而下,不过半个小时,晒谷场的泥巴地就已经开始动流了,沈福国急得跳脚,恨不得自己有八只手可以来抢收谷子。

“还没起水的赶紧往临时谷仓的塑料膜里倒谷子,开始起水的,立马用箩筐装着,用箩筐装着,谷子冲不走。”

陈阳此刻浑身早就被雨水打湿了,不仅是他,在场的每一个都成了落汤鸡。

这次没有人再反驳陈阳了,大家都在拼命的收谷子。

要不是陈阳有先见之明,沈福国当机立断安排全村从上到下都动员起来,今天的损失,大家都根本不敢想象。

不过即便如此,整个打谷场四五十万斤谷子,此时也还有将近三分之一没有收好。

雨下的实在太大了,也太突然了,留给他们的时间根本不多!

“支书,塑料膜不够了,临时谷仓已经没法扎了!”

就在又抢收了十来分钟之后,终于,整个沈家坝村所有人家里的塑料膜都用完了。

“那就把地上的谷子都装箩筐里,箩筐里装不下的就装簸箕里,簸箕里再装不下的就拿衣服包!”

“这可都是咱辛辛苦苦大半年才种出来的粮食啊,可不能叫这贼老天都收走了。”

在这个平时吃饭都要数着米粒儿过日子的年代,很多人把粮食看的比命都要重要,看着晒谷场最边缘已经被冲走了一部分的谷子,沈福国只觉得心都在滴血。

“大家赶紧抢,多从雨里抢回来一口,咱们来年口粮就多一口,不想饿肚子,那就拼命装!”

陈阳也不含糊,拉着身边的箩筐,就把已经被雨水打湿的谷子往里面灌,可就是这样,不过短短十来分钟,所有人手里能装谷子的东西,也全部装得满满当当。

可是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天黑的跟到了深夜一般,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闷雷。

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地上还剩着的谷子彻底陷入泥巴里,然后再被流动的泥水冲进旁边的田沟里消失不见!

整整抢收了快一个小时,能用的上的所有装东西的家伙事全部都用上了,可是粗略估量,恐怕也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谷子被冲走了。

也就是说,被雨水冲走的谷子,恐怕八到十万斤,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沈家坝村有着八百口多人,水田一千多亩,平均亩产基本四百出头,也就是四十多万斤左右。

这四十多万斤粮食,有百分之二十五要作为公粮上缴,百分之十五作为余粮要卖给国家储备。

再加上这年头为了争夺荣誉以及来年的种子和化肥分配定量,大队一般都会虚报产量,实际交的粮,可能会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说光要交出去的,就将近二十万斤,剩下的二十万斤粮食,一下子被冲走了将近十万斤,等于整个沈家坝村二分之一的口粮就这么没了,谁不心痛!

别看剩下的十万斤看起来似乎也不少,其实分到每个人身上,也才一百二十多斤,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每天的三两谷子都不到。

这还是谷子,一百二十斤谷子,恐怕能出七八十斤米就不错了,一个人,一天二两米的口粮都达不到!

就算是正常收成,那些谷子没被冲走,一个人也不过二百来斤谷子,一百多斤的大米,这样大家都经常拌着野菜吃饭了。

可想而知,接下来沈家坝村将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这还是陈阳事先做好预警提醒所有人拼命抢收的结果,若是跟前世一般,直接被冲走了一半多的谷子。

整个沈家坝村,就连交公粮都是一个问题!

至于村民们的口粮?陈阳依稀记得,他返城的那一年,不仅老支书病逝了,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基本可以说是走了能有一大半!

大多数老人都舍不得吃家里本就不多的口粮,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他们多吃一口,家里立户干活的儿子媳妇就要少吃一口。

家里本就瘦的皮包骨头的孙子孙女就更加只能饿肚子,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去挖野菜,只要是能吃的,恐怕都想过办法了。

长时间有一顿没一顿,上了年纪的身体怎么可能受得了!

显然,对于这样的结果,无论是谁,此时此刻,都无法接受。

他们辛辛苦苦了大半年,稻子就这么没了一大半,谁的心都在滴血!

“老支书,乡亲们,现在不是伤心难过的时候,粮食已经被冲走了,咱们就是心疼死,谷子也不可能回来了。”

“咱们只能想别的办法,再补种出粮食来,要不然一直到来年收粮,咱们日子可难熬啊!”

陈阳望着一群双眼赤红,就这么立在滂沱大雨里的人们,心中也一阵不是滋味儿。

这只是一群想要吃饭的农民的啊!

他们所想的,无非是不饿肚子,至于吃好的,那都不敢想,能吃饱饭就是他们天大的愿望了。

可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都被大雨无情的给冲碎了!

“你说的倒轻巧,十万斤的粮食,你让咱怎么去补?”

陈阳不说话还好,一说话,所有人都红着眼望着他。

他们不是仇恨陈阳,只是面对这种局面,他们真的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们只不过是一群靠天吃饭的农民啊,老天爷下大雨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除了悲痛,什么都做不了!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被水冲走,混入泥了,直到消失不见!

“乡亲们,这被冲走的十万斤谷子,就算找不回来了,它们也都在咱们的田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