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第七十四章 最后的底牌(1 / 2)

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对于某些当权者,似乎早已跳出局外,根本不在乎。

三月初九,慕容归带领的烈焰军终于在赤水受到了出征以来最大规模的阻拦,双方几次交战都未曾分出胜负。而大军进行千里,粮草终究有用完的时候,在僵持的局面下,慕容归也不得不暂时停战等候后备粮草。

这时候,她的举国财富充分的发挥了作用。

一路打下来,她招兵买马扩充粮草,购置更为精良的作战武器等等,都对战事起到了充分的作用。

她本就是大越名将,从小熟读兵书且富有作战经验,而且对大越地形熟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怎能不节节胜利?

不得不说,容臻颇有识人的眼光,未曾让慕容归这块璞玉就此凋零在两国权谋之下。

三月二十七,夜。

慕容归带领五千骑兵偷袭敌营,又命烈焰骑从两侧周围包抄围攻,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厮杀。

三月二十八,赤水终渡。

……

战报频频传来,夏侯秧被烦得焦头烂额却无计可施,万般无奈之下,只要纠集举国之兵,无论如何阻挡住慕容归。

另一边,西凉和天凤联手从两个方向攻打北周,两个月的功夫,已经横跨北周半壁江山。

凤晞贞从锦城出发,她先到定州,下令不许摧毁行宫的一草一木,只带兵镇守,哪怕是西凉大军,也不许踏入。

司徒轻尘也知道这行宫对楚晔和凤浅兮的意义,自然没意见。

凤晞贞在行宫逗留多日,司徒轻尘却带兵从西南方继续攻向盛都。北周毕竟堂堂大国,纵然外强中干却也是有一定根基的,想要这么打下来也不容易。不过在两国铁骑之下,需要的只是时间罢了。

天下陷入纷乱的战局之中,而凤浅兮和楚晔,始终没有出现。

四月底,西凉大军踏入了溧水关,真正打开了北周的关卡大门,只待挥师北上就可直取盛都,拿下北周。

然而正值此刻,噩耗传来。

西凉国主崩。

西凉国主不过二十出头,膝下也只有一个皇子,才数月大。

这些年来有司徒轻尘镇守,故而西凉几乎没有出现太大的政乱变故,然而西凉人才凋零,乃是致命之伤。如今皇帝驾崩,皇后母家势力又不够雄厚—当初就是为避免步先帝宠幸外戚继而导致宫廷政变的后尘,所以司徒轻尘做主给皇帝选的皇后虽然出身氏族却并非一等一的大家族。以至于如今他领兵在外,无法兼顾朝堂之余,竟也留下了这个漏洞给人钻。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如此敏感的时候。

当日他便带着自己的心腹和一万人马匆匆回国。他出征的时候就已经将柳长歌安置妥当,所以毫无顾忌。

五月初七,司徒轻尘悄悄回国,却于三日后失踪,同时失踪的,还有刚刚被一帮老臣扶上皇位的小皇帝。

西凉朝臣相顾失色。

而司徒轻尘驻扎在北周溧水关的兵马,被凤晞贞收编整合,继续攻打北周。至于西凉内部因此如何的动乱,已经与她无关。

她手下能人异士无数,夜央等人随军作战,再加上千机阁多年来培养的人才,简直如虎添翼。

蓝初等人虽不懂用兵之道,仗着武功高强打头阵鼓舞士气却是绰绰有余的,再加上实地作战和夜以继日的学习,数月以来几个前几个的护法们也都能抵得上一方大将了。

六月初,容臻终于亲自出手了。

他合并从东晋那里收复的大军,整合下来足足五十万军,直接踏碎南齐和天凤的界碑,挥师北上。

凤衍御驾亲征,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战争,由此展开。

天凤由凤晞贞带走三十万兵马去攻打北周,余下除去要镇守各地边关的守军,可调派的也不过勉强三十万。

五十万对三十万,天堑之差。

两军刚一交战,天凤便落了下风,却仍旧死死守着边境,未曾让南齐踏足天凤国境。

六月十二,大暑。

驻扎在亓县的南齐大军军营内,容臻正在与手下诸位大将商谈军务。

将军们分为两派,一方认为靠着人多势众直接横扫背上,一方则认为要智取,保存实力,以免天凤安王在拿下北周后反攻。

两方僵持不下之际,上方容臻忽然皱了皱眉。

“今日到此为止,大家都各自回去休息吧,改日再议。”

众将士虽不明所以,却也很有自知之明的退下。

等所有人都退出营帐后,容臻才淡淡道:“出来吧。”

话音刚落,就听得空气中传来女子的笑声。

熟悉而懒散的,带着几分清冷的味道。

容臻的手指,一寸寸收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