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登基称帝(1 / 2)

杜光绍笑了笑:“福王殿下,臣要是只会算小账,又不会在您身上花这么多银子了。可臣的家财也是会见底的啊,您不能只让臣一直往外掏,看不到半点回报吧。就比如让小女为宫中贵人这事,结果现在都还未定。”

“那是火候还未到,你别急。”

“再说,且不论令爱为不为宫中贵人这事,你交好宁武伯,便是交好勋戚,你觉得这在将来会让你吃亏?”

“何况,这也更利于将来令爱成为贵人啊!你不能九十九步就走了,临脚只差最后一步就能显贵时,却退缩了。”

福王说着就又道:“你应该知道要是能成为勋戚后,能在买卖上有多大助益?不说别人,就说昔日的嘉定伯周奎,知道他被拷掠出多少银子吗?”

福王说着就神色凝重地道:“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还有贵妃田家,那也是富甲天下!”

“所以,你没必要现在去计较这些,应该一切为能成为外戚显贵拼劲全力,毕竟现在你是天下富商中最有机会的,已经被殿下记住,殿下还给了你一太常寺少卿的虚职,你要是迟疑不决,就会给别的富商赶上来的机会,扬州那边富商可不少呢!”

杜光绍听后点了点头。

人有钱就想要权势。

杜光绍也不例外。

何况权势能带来更大的利益。

而且在这个时代,没有与财富相匹配的权势的话,所得的财富也会守不住,哪怕是合法所得。

这也是杜光绍愿意在福王朱由崧一家人以及潞王朱常淓等宗藩来淮安后愿意接济他们,乃至在太子朱慈烺来后愿意把自家园子献出来赔上许多财货的真正原因。

而杜光绍想要获得更大的财富,就只能借此时花在皇室宗藩上的钱去博更大的权势,才能在将来不但把花出去的赚回来,还能赚得更大规模的财富。

所以,杜光绍承认福王说的没错,且也就在这时言道:“臣在太子殿下来淮安时见到宁武伯次子,真是一表人才,相貌魁伟。”

“你别想了,被马瑶草抢了!”

福王没等杜光绍说完就回了一句。

杜光绍:“……”

杜光绍接着只得道:“也罢,那我就多准备一份嫁妆,其他的不想了。”

福王笑着拍了拍杜光绍的肩膀:“这才对嘛,到底是老杜。当国丈的事,包在孤身上。”

没多久,福王就带着杜光绍来了刘氏这里,向刘氏说明了来意。

刘氏则只是答应借,而不愿意直接接受杜光绍的投献,但饶是如此,也对杜光绍表达了隆重的感谢。

崇祯十年五月十六日。

朱由检正式下旨以内阁首辅范景文为正使,次辅方岳贡为副使,押册宝来到了太子妃周灵临时租住的民房。

而周灵此时也已换上凤冠霞帔,来到庭中,接受了册宝,随即就由范景文等重臣迎去了藏春园。

“拜!”

“再拜!”

“三拜!”

在礼官的指挥下,朱慈烺与盖头下的周灵行了大礼,随即就被送入了洞房。

一夜无话。

至此,朱慈烺纳太子妃的大礼正式完成。

次日。

朱慈烺便和崇祯帝等大臣一起去了南都,准备祭祀孝陵。

而唯路振飞与唐通留守淮安。

朱慈烺和崇祯帝等一到南都,南京诸勋贵官绅也都出来相迎。

不过,因为这些人都已知道崇祯帝在太庙拷饷且加上对崇祯帝以前的印象就认为崇祯帝非仁德之君,所以也都表情淡淡的,而对朱慈烺倒是更为巴结些。

这在这些人私底下对待王承恩和张国元俩太监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崇祯帝倒也没在意,只是在拜祭朱元璋时,他才忍不住使泪水夺眶而出,且道:“太祖高皇帝在上,不肖子孙朱由检愧对宗庙社稷,自即位以来,未建寸功,反使国运日衰、天下罹难。好在后生可用,太子朱慈烺知礼明聪,仁孝恭谨,当为中兴之主,故决定禅位于他,且请太祖高皇帝佑他早日重振大明,救天下于危难!”

在崇祯帝流着眼泪说完后就对王承恩说道:“下禅位诏书吧。”

“是!”

也满眼泪水的王承恩哽咽着回答后,就念起诏书来,诏书内容依旧是崇祯自己进行的一段自我反省,相当于是罪己之言,接着就又夸赞了朱慈烺一番,然后就明确表示禅位于朱慈烺,而自己决意游于林下,不问政事。

于是,接下来朱慈烺就在南京即位为帝,改元绍光,以明年为绍光元年。

所谓绍有继承之意。

而光则是光大中兴之意。

朱慈烺改元绍光自然是继承大明国祚并要将其光大之意。

朱慈烺在即位为帝后便下诏尊崇祯帝为太上皇,而周皇后则被尊为仁安皇太后,且将成国公在南京的园子下旨改名为永安宫,作为奉养崇祯帝和周皇后的寝宫。

意思就是崇祯帝和周皇后居住在这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