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中原诸侯伐袁术 4(1 / 2)

如今正值夏季,多发暴雨,长江水量也逐渐增长,水流也越来越急,但是随着水量激增随之而来的就是长江水水面更加宽阔,如此便更加利于战船在长江上行驶。

如今周瑜屯兵在建业,里和对岸的九江郡隔江相望,但是就是依靠着这到长江天险袁军才得以坚守如此多的时间。

虽说袁军水师并不强大,但是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战力。

袁术的水师还是在陶谦和袁术结盟抵御孙权时组建的,虽然只有一万多人,战船不过百余艘,但是也还是具有很强大的战斗力的。

在收到甘宁试探进攻的汇报后,周瑜便已经有了打算的。

当夜周瑜便叫来黄盖。

黄盖到来后,周瑜便说道:“公覆,如今某有一计可破对岸的袁军,但是不知道公覆能不能配合?”

黄盖听到后,便拜到:“大都督有何吩咐,某虽老以,但尚能提刀上马作战,还请大都督吩咐。”

周瑜听到后,便笑了笑,然后说道:“好,公覆啊,对岸的袁军守将是袁渊,他是袁术的侄子,此人虽没有什么大能,但是守成有余,所以此番想要引其上勾必须要用重手段。”

黄盖听到后,便说道:“大都督有什么事让某去做的尽管吩咐”

周瑜听到后,便说道:“其实只要公覆前去诈降便可以了--。”

黄盖听到后,便说道:“可是袁军都知道某对主公的忠心,他们怎么可能会相信某是真降?”

黄盖说完后,周瑜,便笑了笑,而后说道:“其实对面的袁军对某并不算怎么了解吧!只要到时候公覆和某在明面上产生些矛盾想必袁军肯定会相信公覆投降的事实。”、

黄盖听到后,便说道:“就算是这样,对面的袁渊也不是傻子吧!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便相信了?

周瑜听到后,便说道:“那便要看士元的了。”

周瑜说完后,一旁的帷幕后便走出一人,此人长得朴钝,朴实而不聪敏的样子。

黄盖见到后,便一连的不相信,于是便问道:“不知这位是?”

周瑜听到后,便说道:“哦噢!这是庞统,字士元,凤雏。”

黄盖听到后,顿时惊喜万分,荆州和扬州这些地区这段时间可是一直都在传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想不到这就遇到了凤雏,于是急忙拜到:“原来是凤雏先生在上,在下刚才无礼了,还望凤雏先生大度。”

一旁的庞统听到后,便说道:“老将军折煞某了,大都督今日之计其中最为的就是黄老将军了,不知黄老将军以为如何?”

------分------割-----线-----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

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庞统后来被本郡征为功曹,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

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

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建安十四年(209年),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南下的几十万大军,而后周瑜又击退驻守在南郡的曹仁,曹操制造孙刘联军之间的矛盾,假天子之名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次年周瑜准备进攻西川,却突然暴病,死于巴丘。

庞统时为周瑜功曹,送丧至东吴,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庞统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告诉他们说:“陆绩可以说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可以说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

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虽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时佳人。“

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评四海之内的名士。“于是东吴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于庞统深交而还。

事后,有人曾问庞统:“照您看,陆绩比顾劭好吗?“

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