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第一次出征(1 / 2)

算上一些医务兵,勤杂兵,本次出征的人数约莫六千人。

顾正言的本意并不是让这六千人直接横推过去,这样不仅达不到练兵的效果,很可能打草惊蛇让那些山贼跑了。

其实历朝历代剿匪失败的原因更多是跑不过或者找不到,根本不是打不过。

山贼骑马逃窜或者往山里一猫,上哪儿找去?

顾正言准备以营为单位从三个方向分开作战,既能形成包夹之势,减少山贼逃窜的可能,也能达到营级独立作战练兵的效果。

之所以是三个方向,是因为巴台岭另一个方向比较陡峭,无法构筑有效攻势。

除了这些,顾正言还安排了一个营的弓兵埋伏在巴台岭的各个隘口,防止山贼骑马逃跑。

主要是怕那些山贼情急之下把战马带走。

“大将军,此次的战役等级是...”第二军中郎将颔首道。

“乙等战役。”

战役等级是顾正言根据敌人的强弱提出来制定军功分配的一种制度,等级越高,相应的军功就越高,当然,敌人也就越强大。ωωω.ΧしεωēN.CoM

目前只分了甲乙丙三级。

这不难理解,杀普通山贼和胡人精兵的风险和难度能一样吗?

要是两者的军功一样,那谁还愿意冒这么大险杀胡人?

大家都去打山贼捡军功好了。

顾正言本想定为乙等的,可想了想,为开个好头,鼓舞士气,提高士兵作战的积极性,还是决定定为乙等。

“乙等?”众将领目露惊喜。

乙等战役的军功和抚恤可是很丰厚,晋升为武士的概率也比较大。

众将领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其实顾正言心中也有困惑。

他也不确定这套结合历史经验制定的军功制度是否合理。

因为终其整个冷兵器时代,都没有一种绝对完善的军功制度。

人性啊。

大多数朝代沿用的是秦朝的“计首论功”的制度。

这里的“首”就是人头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让士兵拿人头换军功。

这也是秦兵凶猛无敌的重要原因。

还有唐朝的“勋官十二转”,只要你能砍人头,就能不断旋转升级。

可这里有个问题,也是绝大部分穿越小伙伴没有注意甚至没提到的问题。

拿人头换军功,确实能激发士兵们杀敌的勇气和动力,也能大大增强军队的战力。

但也带来了诸多弊端。

一是在战场上割人头非常危险,不仅影响整军的进攻效率,还会让士兵陷入更大的危险。

二是在战况激烈之时,根本分不清是谁杀的人,这会导致论功时时常出现分配不公的情况。要知道古代有很多将领造反的原因就是军功分配不公。

三是士兵们为了获得更多赏赐,会争抢首级,甚至会造成大范围厮杀,比如秦朝就出现了非常多自相残杀的例子。

很多秦兵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了和战友抢人头手里...

四是有士兵会杀降兵,杀降会导致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比如宋、元都有杀降充功的例子。

五很多人都知道,杀良冒功,士兵们泯灭人性,砍普通百姓的人头充当敌首冒功,这点明朝中末期的边军们最有发言权了。

所以“尚首论”的军功制度虽有很大好处,但也有一些弊端,并不是一些人想像得那么好。

那抛去人头为主的军功制呢?其实也不一定会弱。

比如明朝初期,老朱和小朱手里强大的明军,还有明中末期战功赫赫的土司部队,其军功制都不是以人头数为主。

反而以人头数为主的明朝其他时期,军队越来越菜...

更比如,现在的大雍。

大雍现在的军功制度就是以人头论功,但战力一样弱得一批。

所以“尚首论”可以诞生出秦汉唐的强兵,也可以搞出像宋和明末那样的恶性事件。

以史为鉴,顾正言认为,军功制度没有谁最好,主要是适合当前军队、军卒的性格秉性、以及社会环境背景。

于是他回顾前世历朝的军功制,结合大雍时代背景,再深入分析东原军的性格特性,不断揣摩修改,提出了一种新的群体军功制。

比如一都一百人,要是这一百人总共杀敌五十,那整都将士全体晋升一级军衔,金钱绢布配套赏赐。

当然,他并没有废除人头制,只是大大降低了人头的价值。

按大雍的军功制,杀一个人赏五百文,绢布四匹。

顾正言改为乙等战役一个人头赏一百五十文,绢布一匹。

甲等战役一个人头二百五十文,绢布二匹。丙等是两个人头两百文,绢布一匹。

还有其他的军功,比如生擒,奇袭,缴获物资,打探关键情报,斩将,擒将等。

顾正言都进行了个人军功的削弱和集体军功的加强。

这样做也许会弱化个人英雄主义,但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整套制度已经写了八千多字,涉及到方方面面,还在不断完整当中。

顾正言也不确定这套制度到底好不好,他又不是圣人,这是嫁人的学姐和现代的学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能实践出真章了。

他又何尝不在摸索前进?

......

第二天清晨,演武台霜雾弥漫,七千余战意盎然的军卒早早列队,远处一群没选上的军卒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我也想去杀山贼捡军功啊,擦!

五军的五个营,都是各军中郎将通过五花八门的方法选出来的。

有的中郎将让都尉们(营级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团长)比武,有的抽签,有的扳手腕...

所以很多都尉看起来鼻青脸肿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