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1 / 2)

钓鱼确实很好玩儿。

尤其是海钓。

尤其是对于能静下心来打坐的朱七牛来说。

从把鱼钩甩下去的这一刻算起,朱七牛盘腿而坐,就几乎再没起来过,一手转着手串,一手持钓竿,怡然自得。

饿了的时候,就吃吃干粮,或是喝碗鱼汤,虽然味道算不上多好,但头蓝天白云或浩浩星空,脚下是汪洋万里,千万生物,这种体验完全可以消除那一点点小瑕疵。

眺望无边无际的天空与大海,朱七牛有时候不禁在想,等倭奴国拿下后,倭奴国那一片和大明大陆中间的这片海就成了内海,到时候完全可以自由航行,那自己或许可以搞一艘大船,带着家人出海游行,不必管时间,不必问归期,就这么自由自在的吃吃喝喝,玩玩闹闹,那该是多么的愉快啊!ωωω.ΧしεωēN.CoM

又或者,狠狠立他几次功,名垂青史,然后在某天夜里带着家人飘然远去,连封信都不留,就像是吴王夫差时期的范蠡,又好似刘邦时期的张亮,怎一个帅气了得!

等若干年后,大明有难,翻覆只在旦夕之间,皇帝无奈,苦寻自己踪迹,随即派尚书或皇子持书来请,言辞恳切,自己再飘然而来,轻描淡写间运用学识解决一切问题和敌人,然后再次飘然远去,留给人们无尽的传说,那,就更帅了!

o(* ̄︶ ̄*)o

……

飘荡了十数日后,朱七牛乘坐的船终于跟太上皇所率领的军队汇合了。

朱七牛原以为会跟太上皇在海上碰面,结果一直到了倭奴国的肥前国,这才在陆地上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太上皇。

前往太上皇的营帐之前,朱七牛环顾四周,海边有码头、房屋、农田、水车、巡逻的士兵、鸡鸭猪狗等等等等,简直跟大陆那边毫无区别。

要不是朱七牛是从大陆那边过来的,他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登陆了大陆的某处不熟悉之地。

即将进入太上皇的军帐时,朱七牛甚至在旁边看见了一个玻璃暖棚!

就……多少有点匪夷所思。

听说朱七牛终于到了,太上皇十分高兴,掀开营帐的门帘亲自迎了出去。

仔细一瞧朱七牛,只见朱七牛白盔白甲白战袍,腰间别着那年送他的绣春刀和一把稍短一些的宝剑,身后跟着一匹纯白色的高头大马,秀气的脸虽然还带着青涩,身高却已然超过半数普通成年男人。

“好小子,都跟咱一般高了,几年没见,你小子这是吃啥了呀,雄英怎么样了?跟你比起来谁高?”上前双手拍着朱七牛的左右肩膀,朱元璋有些激动的问道。

朱七牛抱拳行礼:“臣见过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了,别搞这些虚礼,回答咱的问题。”

“太子的个子比臣矮不了多少,等他再长一年,估计跟臣一般高了,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头和生长发育,臣自己有时会吃些补肾的药,自然也没少了太子那份,估计等我们俩十七八岁的时候,得长到六尺左右。”(明朝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二到三十四厘米)

“嚯,六尺,那不得跟竹竿似得?好,就这么长,越高越好。”

朱元璋拉着朱七牛在营帐外的小马扎上坐下:“来来来,好好跟咱讲讲京城那边发生的事儿,咱虽然时常跟你们通信,但书信到底写不了多少东西,很多事情咱知道的都不详细,你尽量往细了说。”

朱七牛应了一声,直接优先跟太上皇讲起了马太上皇后以及太上皇的那一帮儿孙的近况,尤其是关于马太上皇后、皇上和太子的事儿,听的太上皇乐呵呵的,不断搓手。

再然后,朱七牛这才跟太上皇讲起了朝政上的一些事情,比如万三重被封为了太保,比如周光统领的财部在自己出城那天又发放了一批宝钞来应对可能到来的通货紧缩,再比如元水宁农场前不久又到了一批农机,场长正在合计再开辟一些田地出来。

除了亲人外,太上皇最重视的就是皇位传承和朝政了,听着朱七牛的讲述,时不时呵呵一笑,时不时面露沉思,时不时夸奖几句,变脸老快了。

末了,朱元璋说道:“看来咱当初把皇位禅让给标儿是做对了,比起治国这方面,他竟比咱还要胆大周全一些,大明被他治理的这么好,咱也就放心了。

这样,咱即刻让人再送一批金银到大明去,老是发放宝钞也不行,百姓心里慌得很,还是真金白银更让他们放心。

不过嘛,这批钱最好是不要直接用在宝钞兑换上,不如就用来给应天府之外的地方的百姓的迁移当安家费,七牛你看如何?”

应天府之外的百姓也开始迁移了吗?

事实是,早就开始了,因为京城的重建被各地纷纷效仿嘛。

但太上皇所说的迁移明显指的不是那个,而是各地为了集中土地办农场而搞得迁移。

简单来说就是,完全照搬应天府的成功经验。

但是,各地方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的慢,跟朱七牛没得比,估计真要见到他们的成绩,少说也要等两三年。

对此,朱七牛不置可否,便说了两句套话给糊弄过去了。

朱七牛接着又跟皇帝讲起了一些百姓的趣事。

因为老农出身的皇帝同样爱听这些。

“太上皇你是不知道啊,自从应天府开始奖励生育之后,陆陆续续出生了老多孩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抱着孩子或挺着肚子的妇女,大家都老感激朝廷了,还有人说感谢皇上帮他们生孩子呢。”

“哈哈哈,这叫什么话,咱的标儿就是累死,也没法让那么多女人怀孕啊,老百姓真是太……淳朴了。”

“农场那边的种工基本都是轮班休息,休息的时候呢,就坐着火车回京城看看父母妻儿,倒也方便,坐火车也就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买东西也不小气吧啦的,家家户户现在不说顿顿吃肉吧,但一天三顿饭还是没问题的,三五不时还能割点羊肉豕肉,或是买条鱼吃吃。”

“好,好啊,咱当年起兵造反的时候,最想过得日子就是顿顿能吃饱的日子,咱当年甚至都不敢想以后顿顿吃肉,要是大明其它地方的百姓也能像应天府的百姓一样过日子,那咱可真是了无遗憾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