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夫子呀~~~(1 / 2)

先前有人来驱逐陈瑾的时候,李瑞回去熬姜汤去了,这会儿已经秋风习习,小风一吹还是有些冷的,但知府和山长过来的时候,李瑞正好送了姜汤过来,很多人都围坐在一颗大榕树下,里三层外三层,一人抱着个碗在喝着姜汤,还有人在请教陈瑾。

“夫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什么意思啊?”陈瑾除了教他们认字写字,还会教一些他觉得对人有帮助的句子。

跟书院里头的夫子系统的那种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他的以启蒙和有用为主。

有人问,陈瑾就端着碗仔细讲解。

“是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比如你不喜欢吃苦,就不要要求旁人吃苦。当然,己所欲也勿施于人。你所喜欢的,并不是旁人喜欢的,你也不要要求旁人喜欢。比如,你喜欢吃梨,觉得梨好吃,就想着分享给别人,这个分享之意是好的,可别人若是拒绝了,你就不要再强求,因为有可能别人喜欢的是苹果。”

“夫子,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是什么意思?”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要知道,你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若是你要开口去跟旁人说你的所见所所闻,一定要自己考证,确定那是事实过后再跟别人说。”

这些人问的都是论语里头的,这些无论是山长也好,还是知府也好,都是学习过,也知道意思的,但今日见陈瑾坐在这里,清清寥寥的跟大家这般说,他们却有了一种其它的感觉。

他们好似见到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读书人。

先前只是听说并不觉得有什么,山长甚至觉得陈瑾小小年纪就知道哗众取宠,但今日见到之后他才知道这哗众取宠跟陈瑾毫无干系。

李瑞眼尖的看到两个大叔过来站着,巴巴的望着这边,就打了两碗姜汤过来,很是热情的道:“两位大叔,天气冷,喝口姜汤暖暖。”

她一边说,一边都没等山长和知府拒绝,就把两碗热乎乎但不烫手的姜汤一人一碗的塞进了他们手里,等他们回过神来,李瑞已经回到了陈瑾身边做着,笑眯眯的看着他。

知府喝了一口姜汤,开口问:“明芳,你怎么看?”

山长道:“若是此子能入官学,必定是状元之才。”

“我听闻他是从边关过来的,先前也在边关讲学,他身边跟着的十二人原本都是乞丐,听了大半年的讲学就跟着过来了。”

知府的意思便是,这样的人或许不会愿意到官学来的。

山长道:“边关是闵家的地盘,兴许人家是跟闵家又仇怨呢?”

知府想了想还真有可能。

闵家在边关独大,但人品方正,他们不会做出那种恶意打压跟闵家有不对付的人的事情,但你不打压,旁人就未必不会了呀?

“咱们先考考他看看。”

山长点头。

于是山长端着个碗,一口把姜汤闷了,还了碗之后,顺口就问:“夫子,你是如何看待家定则国稳,国兴则家振的呢?”

陈瑾在李瑞去送姜汤的时候就顺道看了一眼二人,见这二人的气质就大概的明白了二人的身份。

先前有人来撵,这会儿又有人来考,陈瑾猜到了他们的打算。

遂并不打算回答山长的这个问题,他直接站起来给二人见礼:“明山长,知府大人。”

人堆里是有些人见过知府大人的,看到知府大人跟山长一起走过来,还要教考陈瑾,都不由得为陈瑾捏了一把汗,但他们都没有想到陈瑾会认识这二人。xしēωēй.coΜ

知府和山长也是没有想到。

知府先是一愣,旋即笑问:“你见过我们?”

“只是猜测。”陈瑾亦是笑。

“那若是猜错了,你这般叫嚷出来,岂不尴尬?”山长喜欢问问题,岔过知府就问。

陈瑾道:“山长和知府大人的长相与这边人的长相不一样,在下听闻蓝桉官学的山长是南方人,知府大人是西南人,南方人和西南人的长相有很大区别。”

“山长端肃威严,知府大人儒雅清正,很好分辨。”

“气度比容貌更加容易辨别一个人。”

山长和知府都一脸欣赏的看着陈瑾,小小年纪在识人辨人就如此厉害,最主要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提前去把这里的人都打听了,这样的眼力和心思,还有如此的行事方式,让山长和知府再度对陈瑾刮目相看。

“陈公子可是世家子?”知府大人到底是忍不住问了一声。

陈瑾这个气度,很想是世家子,他存疑是因为李瑞。

李瑞并不像是那种高门大户会娶的媳妇儿,倒不是说李瑞还是当年去陈家的时候那个瘦巴巴的小黑妞。

就是李瑞本身有一股天然的亲和力,不会像世家女那般给人一种束之高阁的距离感。

李瑞这亲和力一是来源于她本身的性格和出生,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她行医,什么样的病人都会遇到。

再加上她容貌上有几分憨态,在聪明人眼里看来就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