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时不我待(1 / 2)

工棚里,无论是王皓自己也好,还是在那里干瞪眼的杨三跟王明义也罢,几个人几乎是脸红耳赤地讨论了好几轮,结果全都愣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完全没了主意。

不是他们没有办法,而是情况太突然了,谁也没料到居然会蹦出来这么大一个情况。往大里说,九城的这种做法,其实已经完全可以说是涉及到地域之间的竞争了,毕竟相隔就这么巴掌宽的距离,同时搞蔬菜大棚,结果肯定是两虎相争必有所伤。

再说,即使尽量不往这个上面想,王皓也觉着这件事情对他而言,对刚刚拟定了主意要成立的东洪集团而言,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实际上,在此之前,王皓心里一直都存着一种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埋头掘金的打算。尽管心里早就知道距离大时代到来之前,他能拖延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两三年的功夫,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只不过,王皓怎么都想不到,就在自个儿边上,竟然能弄出这么大的问题,说的夸张一点,这就是火烧眉毛的时候了,心里顿时就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冒出来。

“看来九城那边,也是铁定了心思要跟咱们拼一拼了!”

“玛丽个巴子,什么时候九城都有这么大的能耐了,反倒是咱们沣水,连屁都不放一个。”

叹了口气,杨三不无感慨地骂了两句,边上王明义虽然不敢这么说,但是还是点了点头,他确实不了解这个实际的情况,但是从眼下掌握的信息来看,九城未必就没有杨三说的这个意思。

“那现在怎么办?”

“凉拌,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他们搞他们的,我们搞我们的,我就不信了,他们九城的人个个都是卵大似天,能在半年时间里就把蔬菜大棚搞起来。”

“再说,他们就是能把大棚搞起来,那销售渠道呢?总不能自产自销吧,如果真要上马一百亩地的大棚,那可是一百多万斤的菜。”

闷吞吞地来了一句,杨三明显带着几分情绪,不够王皓却暗自摇了摇头,这个说法还是不够准确。

如果真的跟林和平说的一样,那对于九城来说,销量应该不会是最大的麻烦,毕竟只要县里定了方向,那别的不说,到时候整个九城都会在这个上面发力,一百多万斤的蔬菜…大不了平价销售就是了。

“我看不如咱们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来,也别去跟他们比面积了,稳扎稳打,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这可不是一点小问题。”

拿起火柴棒,王明义擦亮了点了根烟,橘黄的火光里,黝黑的面孔有些发亮,深凹进去的额头上皱纹层层叠叠,写满了生活的味道。

相比而言,王皓当然知道,杨三的胆子要大一些,而王明义不仅仅是在格局上,还是在能力上都差了一点火候,最重要的是,心里的牵绊也更多。

实际上,别说是王明义,其实王皓自己也觉得这件事情很棘手,涉及到几百万的项目,在99年本来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情,更何况眼下他们手里的牌面也并不见得就一定比九城那边更好。

而杨三呢,多少去见过一些世面,尤其是从江州回来之后,心里肯定有一股大干一场的架势。

“稳扎稳打?怎么个稳扎稳打法?这叫任人宰割,市场就那么大,咱们还没去省里呢,倒是先在自个儿的地盘上就认怂了。”

“再说,人家指定就一百亩地?要是见着了有利可图,说不准到时候就要全县铺开,到时候怎么跟人家争。依我看,没别的办法,这事儿还是要跟林乡长说清楚利害关系,请他找县里诉苦去。”

“人九城能干,凭什么咱们沣水就不能这么干!”

一句话说完,工棚里,王皓却暗自摇了摇头。

找县里支持肯定是要找的,但是怎么个支持法,还是要好好想想,像九城那样,直接由县里出面,然后通过行政手段去搞,肯定不行。

毕竟,人九城那是公有资产,大棚盖起来了,政府是大股东,菜农是利益获得者,但是王泥湾这边的情况完全不同,他王皓才是大股东。

如果最后到头来,硬是要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县里去运作,自己也就是个跑腿的份,那还不如撂挑子好好去经营他的优鱼库烤鱼店,还费什么劲搞蔬菜大棚。

想到这里,一时间,王皓也有种胳膊扭不过大腿的的无奈。

特么的!

市场这只手的作用,还是不够大啊!

……

春江市。

位于人民中路优鱼库的旗舰店里,王皓是正月初三一大早就坐第一班车赶到市里的。因为春节期间,优鱼库这边的生意比平时还要好上不少,所以李东来这段时间也确实是忙得脚不沾地。

对于王皓刚开年还没几天就跑到市里来的做法,心里多少有点不理解,然而,办公室里,此时气氛却有些凝重。

“你的意思是,九城那边的事情已经彻底定下来了?”抿了口茶水,忙了好几天,最近李东来也没心思去泡茶了,今天王皓过来,他又难得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坐下来悠闲一回。

不过听到九城那边也要搞蔬菜大棚的消息,这会儿李东来也坐不住了,放下手里的杯子火急火燎地问道。

“差不多定了!”

点了点头,王皓本来还觉得事情要等等看,也没想着这么快就到市里来找李东来商量,结果昨天晚上林和平又给他打了一通电话,说是具体的消息已经打听清楚了。WwW.ΧLwEй.coΜ

九城那边在年底的最后一次工作会议上,县长石建勇已经拍板定了调子,年后开春马上就动手做规划。按照内部打听到的消息来看,目前九城的想法是把大王乡作为试点,前期铺开的规模也不会太大,毕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情况。

不过即使如此,最终敲定下来,第一期蔬菜大棚的工程面积也涉及到整整一百亩地。这样一来,跟王皓预期的情况当然要好上不少,但是即使如此,王泥湾这边如果想对标九城的话,最起码也要达到这个数字才有竞争力。

毕竟,你每日生鲜就是开的分店再多,最后没菜了肯定也打不开市场。

“这还真是麻烦大了!”

“特么的,九城怎么会突然冒出这种想法,别是咱们这里有人搞事情吧!”

李东来明显有些上火,说话也是粗俗了。

摇了摇头,王皓不敢确定是不是有人搞事情,但是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想办法应对了。

“你看要不这样,既然他们上马一百亩,咱们这里现在也不差多少了,我这边,烤鱼店的分店先放一放,暂时把重点放到每日生鲜上面,一开年马上就开分店,市里起码还要再开三家,彻底把名气打出去。”

“另外,王泥湾那边,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跟县里再贷一次款,先把蔬菜大棚的规模给搞上去,到时候真要拼起来,也不至于慌了手脚。”

办公室里,李东来几乎想都没想就说道,闻言王皓点了点头,但是也没开口。实际上,李东来的办法还是比较可行的,两条腿走路,产量跟渠道同时发力。

只不过这样一来的话,资金上的压力那可就大了去了,贷款当然也是一个办法,只不过前前后后,目前他名下已经有了150万的贷款,再想伸手的话,怕是行不通。

当然了,如果自己能舍得把蔬菜大棚这个项目彻底撒手,那未必不行。然而,偌大的沣水县,恐怕只有王皓自己才清楚,一旦自己这么干的话,那最后到底会弄成什么样子,恐怕结果不一定会太好。

王皓不敢说自己是最懂市场,最懂经营的,但是绝对是眼界最宽阔的,好歹活了两辈子,大时代的风朝哪边吹,他比谁都清楚。将来的生鲜市场,必然要走精品,打品牌,搞知识产权的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国一盘棋里面杀出重围,真正立足市场成为龙头。

一旦王泥湾的蔬菜大棚跟每日生鲜脱钩,开始走那种联产统购包销的路子,最后无疑又会陷入死循环。君不见,十年二十年后,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扶贫助农的论调,产量高是不假,北方的地里,生姜大蒜白菜一年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吨的产量,可结果呢……

但凡碰到那种产量过剩或者年景不好的时候,不是烂在菜地里就是全国各地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销路。但是与此同时,谁见过进口的品牌生鲜产量过剩的?

不仅仅不存在产量过剩的问题,恰恰相反,新闻媒体上永远都只会宣传进口量连年递增,掏空了小市民的口袋的同时,也肥了国外菜农的腰包。

所以,此时此刻,王皓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咬牙坚持下来,一定要阻止这个情况的出现。

至于怎么办……

办公室里,王皓确实陷入了一阵很焦躁的情绪里面。作为重生者,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就一定能压住周边的所有对手独占鳌头。

但是不管怎么样,当初优鱼库烤鱼店开业,再加上后来每日生鲜开业,他突然就明白,如果这两个产业能死守下去的话,自己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与此同时,心里原本还有些懒散的想法,自然也变得执着了不少。

执着有时候就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改变原本所有的想法,逐渐趋于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甚至会超脱原本很多躺平或者摆烂的心态。

而进入这种状态的王皓,无疑就是他心目中认为的最好的自己。

“两个办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