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王勇的苦恼战报怎么写(2 / 2)

刘明遇这才勉强点了点头道:“十二比一,马马虎虎。回去还要加强训练,长枪兵、破军刀手和火枪手之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需要加强磨合不过考虑到我们只训练了三个月,最近三个多月都在修城池,这样的表现算不错了。”

流寇们差点就哭了,你们才训练了三个月便将我们打成这样了,要是再让你们训练上几年,我们还活不活了!

甭管他们活不活,这就是职业军人的差距。这就是军队跟流寇的差别所在。流寇固然悍勇,但是纪律散涣,山头主义非常严重,打起来狼上狗不上,难以形成合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往往可以很轻松的击败比他们多出数倍的流寇。

刘明遇虽然没有动用精锐,只用新兵团上来练兵,而新兵团仅仅训练了三个多来月,但训练强度之高,训练之严格,冠绝大明,艰苦的队列训练和别出心裁的拓展训练培养出了良好的默契,近乎苛刻的白刃战训练几乎将他们训练成了只会挺枪刺杀、挥刀砍杀的机器人,一帮乌合之众跟这样的军队打,不被打出屎来那才叫怪事了!

当然,流寇的战斗力差是公认的,而老回回则是流寇之中战斗力处于顶尖的存在。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老回回距离三边总督府很近,而三边总督又是朝廷不太重视的地方,军饷的补给远远不如辽东的关宁军。

所以,三边军队很多都饿跑了,据不完全统计,仅仅跑到刘明遇这边的三边军队就多达万人,跑去参加老回回的军队的边军,估计数量更多。这也是在天下流寇还在玩人海战术的时候,老回回已经开始远声东击西,迂回侧击了。

其实,这已经算是流寇伤亡惨重的一次战斗了。伤亡如此重,还是因为刘家军的装备好,火力强,特别是弩机,刘家军新兵八个团装备了两万余具弩机,这个数量和比例,放眼大明,可没有哪支军队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一仗流寇崩溃得太快,输得太惨,留在银子河西岸的流寇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东岸那边出了什么事,结果他们看到老回回狼狈跑回来,急忙跟着老回回逃跑,匆忙之下,骏马踩踏,或者你推我搡,自相残杀之下,又增加一波伤亡。

老回回一口气向怀安方向跑了足足四十里,把战马累得口吐白沫,这才下令停止前进,这一清点部队,老回回气得脸都绿了。

他原本本部人马有三万余人,一路上从汾州经太原府,一路上挟裹了六七万百姓,整个部队足足小十万人马,而此时跟在身边的流寇,大头目还在,十一个小营的首领,只折营了前锋营的马光玉,但是人马却不足三万五千人。

也就意味着,老回回一仗丢了六万余人马。

“老子怎么想起招惹刘明遇这个混蛋!”

想到这个问题,他突然想起了乔文山。自己被乔文山当成枪了,虽然说乔文山自称是刘之纶的幕僚,可是老回回也不傻,他其实早已调查清了乔文山的真实身份。

“介休范氏,这笔仗咱们以后再算!”

老回回的眼珠子一转,顿时有了主意:“走,咱们去蔚县!”

“蔚县?为什么去蔚县?”

“我们上了介休范氏的当,这个账咱们不能不跟他们算!”

老回回也深知,这一仗败得太惨,也会影响他在流寇中间的威望,必须尽快稳定人心,唯一的办法是弄到钱和粮食。当然这几年东征西战,老回回的家底也算不薄。

在休息片刻之后,老回回率领部曲继续前进,前往怀安县西北的柴沟堡。

流寇打仗可是虽然从来都是没有后勤,但是作为老回回,他还有一支老营精锐,莫约千余人,平时不负责打仗,只负责看管他的老营物资和金银细软。这些物资其实就存放在柴沟堡。

在老回回抵达柴沟堡的时候,已经到了午后时分,这时,老回回麾下的部曲又累又饿,从昨天晚上开始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吃一顿饭。

好在柴沟堡还有老回回麾下的手中,柴沟堡的首领赶紧准备饭菜,以供老回回等人吃饭。

这边老回回才拿起筷子,就看到碗中的肉汤掀起阵阵涟漪。

老回回知道这是有大股骑兵向柴沟堡靠近。

端着饭碗,一边吃着,一边爬上屋顶,看着柴沟堡外出现密密麻麻数千黑衣黑甲的刘家军骑兵,老回回的心仿佛跌落冰窖。

“来人,快跑!”

虽然老回回也知道骑兵部队,是不可能攻城的,但是,刘家军骑兵的战马个个长得膘肥体壮,与他们流寇的骑兵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只要被这支骑兵缠上,他们就别想离开了。

“快撤,快撤……”

老回回也顾不得肉汤烫嘴,急忙将肉汤喝进入,拿起几个馒头塞进怀里,带着麾下的亲卫骑兵,急忙朝着蔚县方向跑去。

刘明遇以为此时可以俘虏两万余人,就是最大的收获,没有想到的是,流寇仿佛像放养一样,东一群,西一伙,跑得漫山遍野。

那还用说吗?

“抓,这都是免费的劳力!”

刘明遇的八个新兵团,基本上就是分散开来,到处抓这些流寇,成群成群的流寇都被捆绑起来,连绳子都不够用了。

此时最苦恼的莫过于王勇这个监军了,他的苦恼在别人看来就是在装逼,这是幸福的苦恼,战报该怎么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