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刘明遇也今非昔比(2 / 2)

远处沙尘滚滚,一队新兵正在挺着长枪刺向扎得很小的稻草人,或挥舞破军刀砍劈悬在前方的浆果,或弯弓搭箭射向数十步开外的靶子。

刘明遇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算攒起了两万七千三百多匹战马,组建起五个枪骑兵团,三个猎骑兵战斗群,勉强做到一人双马了。

这些骑兵的待遇比起步兵来要好得多,步兵们时常哀叹:“我们吃得还没有他们的马吃的好!”

这话虽然不大中听,却也是事实,战马确实吃得比人好,吃精料就算了,还要拌鸡蛋、盐、糖,如果有条件的话,还要让马喝一点酒,普通步兵哪里有这样的待遇,能吃饱就算不错了。

而这些剽悍的枪骑兵也用自己的优异表现告诉所有人,他们对得起这份待遇!

营门打开,值日军官向刘明遇敬礼:“新兵营值日军官孙兴旺向侯爷报到!”

刘明遇:“部队的训练怎么样?”

“马马虎虎,总算有点样子了”

“全军集体!”

刘明遇亲眼观察着八个新兵团将近两万名新兵的集结,用时不过一刻钟,这已经是非常高效了,要知道放在后世这可是军级的集结。

“休息两种,所有教官集合!”

& 众新兵听到可以休息的命令,将近两万名士兵像倒空了的麻袋似的东倒西歪的躺倒一地别怪他们,换你顶盔贯甲,拿着十几斤重的盾牌和长枪一动不动的站了半个多时辰,你也会东倒西歪的!

刘明遇看得清楚望着孙兴旺道:“把这帮小子让你们收拾得不轻呀!”

“侯爷,响鼓还得重锤擂,这批新兵,他们的身体条件不错,而且长期生活在边地,有种与生俱来的凶狠剽锐,就是纪律性差了点,所以还得花更大的力气去捶打,才能将他们变成真正的军人。”

孙兴旺道:“再磨练他们几个月,然后拉出去打几仗,刘家军必成铁血雄师,足以傲视天下!”

“时间不等人!”

刘明遇望着众教官官:“现在我们没有时间了,从现在开始,新兵营以团为单位,向高台转移!”

“侯爷,要打仗了吗?”

“不该问的不需要问!”

“是!”

“给你们半天时间准备!”

“是!”

刘明遇其实也没有办法,此时的宽河城的军部,既原来宽河守御千户所的千户宅,已经无法满足了刘家军以及平时刘明遇的居住需求,事实上随着宽河的人口增加,原本的宽河小城已经无法满足刘家军行政军事的需要。特别是因为纺织和皮毛处理的地方在宽河西北方向的河湾镇。

现在还没有到夏天,空气中已经开始弥漫着硝制皮毛的恶臭味,加上宽河附近经常刮西北风,宽河城正处于河湾镇的下风口。这给宽河城的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毕竟没有人愿意忍受着浓烈的恶臭味。

当时陈天泽给出的意见是搬迁皮毛处理工厂,可皮毛处理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而像河湾镇这样有湖,有河,而且交通方面的地方并不好找。

为此只能采取搬迁刘家军军部的办法,现在刘家军已经完成了规则,建立一座新城。这座新城位于原宽河城西北约八十八公里,既一百七十六里的地方,这个地方位置后世的承德县天门山境内,向北搬迁指挥和行政中心。

做出这个迁徙行征和指挥中心的决定,也并不全是宽河城受到了河湾镇空气的影响,而是因为宽河距离长城防线太近,而刘家军向南的扩张受长城沿线的影响,只能向北、向东北方向以及向西北方向扩张。

放在天门山,主要是天门山距离现在刘家军的势力范围比较中心的位置,无论哪个方向发生了变故,刘家军也可以快速反应,同时,随着宽河的武器发展,这里不太容易做到保密工作。

另外就是宽河城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地利位置实在是太差,天门山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好,那里是高原与平原的分界线。

地利位置方便刘家军建立防御阵地,同时可以消化那里的非耕地土地,更重要的是,那里的矿产资源比宽河更加丰富。

刘家军先期在那里规划建立一座占地约一千余亩地的大宁经略使司衙门,大宁经略使司衙门包含一座占地面积二十余亩,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的议事府议事大楼,下辖农业局、交通局、工业局、商业局、司法局、税务局、土地局、民政局、财政局、文化局、卫生局、水利局、民训局(相当武装部)等局级部门。

除了衙门之外,最重要的则是建立了冠军侯府。

原本刘明遇只是为了减少投资,毕竟那个时候,他可没有与朝廷叫板的本钱,朝廷一纸调令,刘明遇只能乖乖听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