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章知行合一(2 / 2)

刘明遇道:“陛下以为那些长着虫子的酸菜,还有被虫子蛀空的霉米是个别现象吗?”

“难道不是?”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现象!”

刘明遇道:“臣斗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些将士饥肠辘辘,衣不蔽体,还得文官上司的责骂鞭打,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他们吃着霉米,吃着让人呕吐的臭菜,他们的家人却有饿死之虞,换作陛下是他们,陛下会怎么想?你还会卖力的浴血拼杀,奋力作战吗?以前他们是没得选择,只能麻木的忍受,一旦到了战场上,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了,他们随时都会投降。”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刘明遇道:“陛下所言极是,不仅仅是满朝诸公是陛下的臣子,农民也是,士兵也是,工匠也是,天下黎庶都是陛下的臣子,唯有……”

说到这里,刘明遇不说话。

既得利益集团是非常顽固的,他们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大明不是靠哪个将军可以救下来的,也不是靠哪个皇帝可以救下来的。

皇帝其实也不是万能的,因为皇帝已经没有力量了。

经过文官多年的打压,原本与国同休的勋贵阶层,这个最不容易背叛皇帝的阶层,被文臣离间,已经失去了朝廷里的位置。无论是魏国公世系,还是成国公世系,现如今靖难五大国公,开国四十三国公,除国的除国,靠边站的靠边站……

哪个皇帝想做事,哪个皇帝出问题,强壮如正德皇帝,一场落水,居然离奇暴毙,这谁敢信,谁能信?

至于天启皇帝更惨,三子三女没有一个活下来的,不夭折,给你制造意外,也要让太子夭折。

& 非常著明的天启大爆炸,被人戏称离奇事件,这纯属扯淡,火药几十万斤火药爆炸,威力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天启皇帝的儿子朱慈炅,献怀太子,母皇贵妃任氏,死在天启大爆炸中,次年天启又意外暴毙。

如果崇祯像天启一样,利用宦官魏忠贤制衡东林党,特别是在东林党打不过的情况下,皇帝死了……

看着刘明遇沉默不语。

崇祯反而急了:“冠军侯何以教朕!”

刘明遇道:“若陛下让臣担任大同总兵,若让孙阁老或卢大人担任宣大总督,臣可以赴任,其他人,臣信不过!”

崇祯微微皱起眉头道:“此事恐怕不易,孙阁老需要督师辽东,卢象升的威望不足以作督臣!”

“陛下,请准臣在宽河城单独开一镇吧!”

刘明遇认真地道:“若臣在宽河城一日,则保证建奴不敢犯边,如若再出现关城被攻克,臣提头来见!”

“这个……”

崇祯还真不舍得让刘明遇孤悬在长城之外,他想了想道:“可朝廷财政困难,恐怕难以负担新镇所需养兵的费用!”

“请陛下准臣与蒙古各部交易,自筹军费!”

刘明遇想了想道:“臣听闻,原东江镇副总兵、现东江镇总兵陈继盛,威望不足以服众,臣请调东江镇!”

“东江镇?这个地方很重要吗?”

“其实很重要!”

刘明遇叹了口气道:“自天启二年东江镇开镇,建奴何时敢倾兵南下?去岁袁崇焕袁都督杀毛文龙于六月,十月建奴便倾其精锐,破关而入,这是何故?”

刘明遇让王承恩拿过来地图,指着地图道:“东江镇的职责有二,以威慑朝鲜,若无东江镇如鲠在喉,朝鲜必投靠建奴,若朝鲜投靠建奴,建奴再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精力,倾尽全力,袭扰大明!”

说是袭扰只是刘明遇比较客扬子的说法。

崇祯虽然没有学过军事,身边的军事大神每天科普军事,就算是小白也能变成专家。

“东江镇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一旦建奴集结各部兵马,东江镇就可以袭扰建奴各部,到时候,他们肯定会留下一部分精锐看守老家!”

刘明遇叹了口气道:“若非毛文龙死了,东江镇内讧不止,肯定不会有去岁的浩劫!”

无论后世有多少袁粉,袁崇焕的错是致命的,毛文龙千错万错,却罪不该死。当然杀毛文龙也显得袁崇焕无能,作为一军主帅,皇帝支持,要对付毛文龙还不简单?

直接把毛文龙从东江镇调到大同镇,担任满桂的副手,毛文龙与满桂还不掐起来?这样以来,袁崇焕可以在不伤及东江镇实力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部署。

只要毛文龙有一口气在,孔有德、毛承禄、尚可喜、耿仲明,陈继成、刘兴祚,谁敢扎刺?

在刘明遇心中,宽河城算是一个不错的基地,还是作为基地,却不是一个理想中的基地,如果是担任蓟州总兵,控制着东长城防线,可以有秦皇岛这个出海口,进可以通过海路影响江南,退可以把蓟镇连成一片。

不过,蓟镇总兵与大同总兵一样,都不是容易当的,遵化巡抚、永平巡抚两个巡抚级别的大佬,掌握着蓟镇的粮食和财富,刘明遇每天也要负出大量的精力扯皮。

这其实是刘明遇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